额尔古纳 - 百科全书 - 118查实用查询

输入词条,如查找北京欢迎你的解释,输入北京欢迎你后按Enter即可

百科全书 > 额尔古纳

额尔古纳


ad

概况
额尔古纳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西北麓,呼伦贝尔草原北端,额尔古纳河右岸。北纬50°01′~53°26′、东经119°07′~121°49′,为内蒙古自治区纬度最高的市。市境东北部与黑龙江省漠河县毗连,东部与根河市为邻,东南及南部与牙克石市、陈巴尔虎旗接壤,西部及北部隔额尔古纳河与俄罗斯相望。

南北长约600公里,东西宽(最窄地段)约50公里,边境线长667公里,约占自治区中俄边境线的70%,有两个国家一类口岸,市区距呼伦贝尔市所在地海拉尔区128公里。辖两个镇、三个乡、一个办事处,驻有六个国营农牧场,一个大型森工企业。全市总面积2.8万平方公里(约4200万亩),其中林地占67%,牧草地17%,耕地6%。全市人口84782人,其中地方人口为38058人,林业人口为19012人,农垦人口为 27712人。

额尔古纳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区,22%的人口是少数民族,主要是蒙古族、俄罗斯族、回族等。千百年来,多个民族生产、生活、繁衍生息创造了这里独特的人文环境。额尔古纳是蒙古人发祥地,境内留有蒙古祖先穴居遗址,室韦部落传说、黑山头古城遗址、三河原、金界壕等。室韦是全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

额尔古纳地上地下资源富集,保存完好。现有森林约200万公顷,主要分布于北部林区(三河、室韦、莫尔道嘎三个乡镇),森林覆盖率为71.28%。种质主要落叶松、樟树、红松、白桦等,活力木蓄量为1.8亿立方米,占全国蓄积量的1.8%,占自治区蓄积的15.4% 。

额尔古纳位于祖国的最东北部,内蒙自治区的最北部,西北隔额尔古纳河与俄罗斯赤塔州相望,境内边境线长667公里,约占中俄边境线的70%,黑山头、室韦两个国家一类口岸,连接着与俄罗斯的边境贸易往来,繁荣着市域经济,对满洲里起着客货分流的作用,是呼伦贝尔市、自治区乃至国家的向北对外开放的窗口。特别是2001年中俄界河上第一座永久性大桥室韦—奥洛契口岸大桥的建成,为我市外贸经济的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经济
随着社会的发展,额市社会经济历史形成了地方、农垦、森工三大板块,三方面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构成市域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但从总的经济发展比重来看地方经济处于主要位置。在人口资源分配上,全市总人口为8.4万人,地方、农垦和森工所占人口比重分别为47.37%、31.7%和20.93%。在GDP总量中,地方占45.83%强,农垦企业次之占37.04%强,而森工企业占17.13%弱。

分别从三次产业来说,一产中农垦所占比重为62%强,高于地方和森工企业之和,地方只占10%强。这主要取决于资源的分配上,农牧业资源大部分属于六大国有农牧场,现有耕地资源 249.5万亩,农垦企业约占88.18%,约220万亩;地方只有14.04万亩,所占比重为5.63%;森工企业的耕地资源很少,其它耕地为各小企业或个体所有。虽然全市土地确权工作还没有完成,但农垦企业在畜牧业中仍然占有相当的优势,全市畜牧业大部在农垦企业中。由于以上原因的制约,全市现有的5293名劳动力多集中在农垦企业中,地方只有693名,只占总人数的13.1%。

在二产中,在国家实施天保工程后,林业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但工业经济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逐渐向多样性、全面性和快速性发展,所占比重已达到69%,而农垦和森工工业发展比较单一,所占比重分别为22%、9%。由于地方与农垦和森工所处社会形式和性质不同,三产发展绝大多数集中在地方,三产中地方所占比重达93%以上,森工企业略高于农垦企业一个百分点。

由于三次产业的分配不均,在企业征收税费上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地方远远高于其它,所占比重为70.34%;由于森工企业在原材料生产、多样产品的加工和销售上有着多层次的结合,税费方面高于农垦企业,森工和农垦所占税费比重分别为15.83%和13.83%。多年来,这三大板快在经济发展中相互支持、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不可分割,促进着市域经济可持续向前发展。
牧业额尔古纳市有天然草场面积730万亩,是驰名中外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良品种三河牛、三河马养殖基地。1995年牲畜总头数为11万头,仅占可载畜量的1/3,发展现代化畜牧业大有作为。提起三河牛三河马,大家一定不陌生,那可是闻名全国的优良品种,这里是三河牛三河马的故乡。三河牛体躯高大,四肢强健,骨胳结实,肌肉发达,后臀高,奶盆大,耐高寒,耐粗饲,产奶量和乳脂率非常高。年产奶300天以上,日产奶25公斤左右。另外,三河牛还有适应性强、抗病力强等优点。三河牛的形成已有百余年历史,它是经过多品种杂交和同种选育提高两个不同阶段形成的育成品种。早在1898年沙俄修建中东铁路时,铁路员工曾带入少量西门塔尔牛和西伯利亚牛。俄国“十月革命”前后,进入中国的白俄又把俄国的改良牛——后贝加尔土种牛、塔吉尔牛、雅罗斯拉夫牛、霍尔莫哥尔牛和瑞典牛等带入额尔古纳地区。20世纪30年代初,三河、上库力又输入少量日本北海道荷兰牛。以上各种牛与当地蒙古牛经过长期杂交,为三河牛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中以西门塔尔牛影响较大。如今,三河牛这一优秀品种已输入到全国各地。世界著名的企业雀巢公司十分看好三河牛的前景,于2004年进驻额尔古纳市并投入运营。

三河马以外貌俊美、体质结实、结构匀称、抗寒恋膘、抗病耐粗、性情温顺、速度快、具有良好的持久力而著称,是国内各马匹品种中的佼佼者,和国外品种亦敢比高低。三河马由俄国引入的后贝加尔马与当地蒙古马杂交育成。外形较蒙古马高大,毛色主要为骝毛和粟毛。力速兼备,持久力好,运步轻快,三河马属于兼用型,部分马匹偏乘或偏挽,它的形成最早可追溯到二十世纪初的俄国马。当时,俄国人曾携带后贝加尔马及其改良马在额尔古纳河畔放牧或定居。以后,沙俄帝国修筑中东铁路(现在的滨州铁路)时,又带来一定数量的后贝加尔马分布在铁路沿线一带。1917年至1918年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部分后贝加尔的哥萨克人,来到现在的呼伦贝尔草原额尔古纳市境内定居,又带来了相当数量的马匹。1934年以后,伪满时日本人在海拉尔设种马场,引进盎格鲁诺尔曼、盎格鲁阿拉伯、英纯血等种公马,在呼伦贝尔草原与当地马杂交。当时,三河地区曾引进50余匹种公马,因此,三河马的血缘主要是在这些后贝加尔马和杂种马的基础上,混入呼伦贝尔草原蒙古马的血液,经几十年精心培育而成。
旅游额尔古纳市旅游资源丰富,产品特色突出,历史(蒙古族发祥史)、人文(俄罗斯族文化)、生态文化(全生态的自然资源)是额尔古纳借资源优势打出的旅游王牌。今天,全生态夏季旅游圣地是额尔古纳市的旅游市场定位,经过挖掘、创新已经成为额尔古纳的旅游拳头产品,其中骑马游、自驾车游、生态森林游、民俗风情游等一些高端旅游产品每年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极大地提高了额尔古纳旅游的文化品位,也将生态旅游热推向了新的高潮。代表额尔古纳参加中国最佳魅力名镇评选活动的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文化底蕴获得了中国十佳魅力名镇;从民俗文化看,两个民俗村建设项目也已得到自治区批准立项。即:蒙古族民俗村和俄罗斯族民俗村。同时依托地缘优势,开辟了额尔古纳到俄罗斯的跨国旅游。也可以到天骄公园散步、到西山公园俯瞰额尔古纳全貌和根河湿地秀丽的风光、也可以到哈撒尔广场欣赏东北大秧歌。

额尔古纳市是一座重要的边境旅游贸易城市,长年开放的两个国家一类口岸记录了中俄两国多年来经济旅游贸易的全过程。改革开放以来,紧紧围绕“旅游兴市”这一战略思想,建设文化名市和优秀旅游城市,确定了“跨越式发展战略”,走高端旅游之路,将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在内引外联全面招商的同时,狠抓城市的基础建设和环境建设,加快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步伐,各项产业和事业蓬勃发展。

历史来到呼伦贝尔的人,都希望能了解它的历史,而对于呼伦贝尔历史最有见证权威的,应该说是额尔古纳这片土地。从海拉尔出发,乘车向北行驶100公里,便进入额尔古纳市境内。在这片土地上,流淌着对蒙古民族具有特殊意义的河流——额尔古纳河。蒙古民族就是在这条河边生息、发展,并逐渐壮大强盛起来。额尔古纳河的上游海拉尔河自于牙克石进入呼伦贝尔高原,流至阿巴该图山附近,始称额尔古纳河,流到洛古河后始称黑龙江。额尔古纳河除去源流海拉尔河,长900公里,流域面积6.17万平方公里。

额尔古纳是蒙古语“捧呈、递献”之意。后又逐渐把它修饰为“奉献”之意,细细想来,这种修饰还是颇有道理的。额尔古纳河作为摇篮和母亲,不仅哺育了蒙古民族,也滋润了两岸的土地。额尔古纳市拥有茂密的森林,、肥沃的良田和优良的牧场,由此成为古往今来令人向往的福地。早在隋唐时期,室韦就成为呼伦贝尔部分部落驻地,唐代曾设室韦都督府进行管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后,对蒙古草原实行“领户分封制”。额尔古纳河、根河流域和呼伦湖,是成吉思汗的二弟合撒儿的领地,黑山头古城就是他们居住的主要城池。1727年(雍正五年)清朝政府在额尔古纳河流域设置了“卡伦”,管理边务和内政一直延续到民国。1920年建室韦县和奇乾设治局,1921年设奇乾设治局为奇乾县。1933年,伪 满 洲 国 改室韦县和奇乾县为额尔古纳左翼旗和额尔古纳右翼旗。1948年合为额尔古纳旗,人民政府设在三河镇。1966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消额尔古纳旗,分设左右两旗,并将1961年划给陈旗的三河、上库力、拉布达林划回额尔古纳右旗。1975年旗政府迁至拉布达林。

沿革
2000年,额尔古纳市辖5个镇、3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87829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拉布大林镇 37005 莫尔道嘎镇 24761 三河镇 7772 黑山头镇 2286 室韦镇 1367 上库力乡 7391 苏沁回民乡 4542 恩和俄罗斯民族乡 2705 

1969年7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内蒙古自治区所属的呼伦贝尔盟(共2市、12旗)划归黑龙江省管辖。1979年5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呼伦贝尔盟和大兴安岭地区的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从7月1日起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因为地区划分,1994年以前称为额尔古纳右旗,1994年以后,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额尔古纳市,归属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下属的县级市。
  
2002年,额尔古纳市行政区划一览:新城街道:辖 第一~第十10个居委会。莫尔道嘎镇:辖 第一~第十10个居委会。黑山头镇:辖 第一居委会。三河回族乡:辖 第一、第二2个居委会;乡直。上库力街道办事处:辖 前进村委会。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拉布大林农牧场:第一生产队、第二生产队、第三生产队、第四生产队、第六生产队、第七生产队、第八生产队、05生产队、10生产队、20生产队;新力队;粮种站。三河种马场:第五~第十二8个生产队。上库力农场:第一、第二、第五、第六、第七、第八6个生产队;粮种站;伊根队;上库里农垦分公司。苏沁牧场:机耕队、建设队、团结队、永胜队、红旗队、泉山子生产队。恩和牧场:七卡、八卡、正阳、向阳、朝阳5个生产队。室韦牧场:第一、第三2个生产队。

2006年4月5日, 额尔古纳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