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县 - 百科全书 - 118查实用查询

输入词条,如查找北京欢迎你的解释,输入北京欢迎你后按Enter即可

百科全书 > 德清县

德清县


ad

基本概况浙江省德清县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西部,地处30°261′—30°421′,东经119°451′—120°211′,东望上海,南接杭州、北靠环太湖经济圈、西枕天目山麓。德清历史悠久,有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在县境内有大量遗存。公元222年在武康立县,公元691年(唐天授2年)析武康东境17乡立武源县,公元742年更名德清县。此后两县长期并存。1958年武德两县合并成德清县,县治在城关镇。1994年县治搬迁至武康镇。现全县总面积935.9平方公里,辖9镇、2个乡、总人口43万。
德清山水毓秀、人文荟萃、物华天宝,是全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德清交通便利,通信发达,商品流通快捷。宣(宣城)杭(杭州)铁路、104国道、杭(杭州)宁(南京)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南北连接苏南和杭(杭州)宁(宁波)绍(绍兴)经济区,具有得天独厚的经济地理位置。
  改革开放以来,德清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先后进入全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生态示范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浙江省科技进步先进县、浙江省首批小康县、浙江省首批信息化试点县、浙江省教育强县行列,并被省委、省政府规划为全省首批基本实现现代化县(市)之一。
  德清目前已形成了以生物(医药)化工、机械电子、粮油食品、新型建材为主的工业体系。效益农业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全县农田发展多种经营面积已达16.5万亩,形成了特种水产、早园笋、畜禽、蚕桑四大特色主导产业和花卉苗木等新兴产业。农业标准化和安全生产初见成效。第三产业进一步发展,旅游、房地产、信息服务等新兴行业发展迅猛。随着经济的繁荣,全县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县城武康镇作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面貌日新月异。  德清县地势呈西高东低。西部为天目山余脉,群山连绵,林木葱郁,有中外闻名的旅游、休养、避署胜地莫干山,以生产毛竹、茶叶、高山蔬菜、水果为主;中部为丘陵、平原,主产粮、畜、笋、茶;东部为平原水乡,河渠似网,鱼塘棋布,为全县粮食、蚕茧、名特优水产品、畜禽的主要产区。
德清因古人一句“人若德行,如水至清”赞誉而得名。
  德清县环境优越,经济发达,气候宜人。特别在县西部具有闻名遐迩的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莫干山,以竹、云、泉“三胜”和清、凉、景、静“四优”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山中现存二百余幢别墅,无一雷同,可谓古今中外建筑风格之锦,号称“中外别墅博物馆”,是国家级旅游风景区,毛泽东、陈毅、朱镕基等各个时期的名人都曾在莫干山驻足,为莫干山增光添彩。山麓不远处有莫干湖,又称“北湖”,与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嘉兴南湖相呼应,湖光山色,风景秀丽。
  德清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古代防风文化的故里,至今防风庙地、碑碣等遗迹遗物尚存,颇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近年曾两次在此举行全国性的“防风”学术研讨会。特别是在1800多年的建县历史中,至今还保留着一批历史遗迹,有千年古刹云岫寺、文明塔、辉山塔、觉海禅寺、宋代水乡古桥等等,同时在德清的大地上也流传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骨肉亲情,期间还孕育了一大批文化名人,如沈约、孟郊、管道升、俞越、沈铨、俞平伯、戚寥生等。

自然地理地势自西向东倾斜。西部为天目山余脉,群山连绵,林木葱郁,主要有中外闻名的旅游、避暑胜地莫干山等,东部为平原水乡,部为丘陵。
莫干山
莫干山位于杭嘉湖平原的德清县境内,是美丽富饶的沪、宁、杭金三角的中心,东南距杭州60公里,东北距上海200公里,距苏州145公里,距无锡180公里,因春秋末年,吴王派莫邪、干将在此铸成举世无双的雌雄双剑而得名。
莫干湖
莫干湖,面积3.7平方公里。此处,湖光山色、美不胜收。登临大坝,观赏湖景,时而烟波浩渺,一望无限;时而,青山倒影,平展如镜;时而波光粼粼,遥接天色。眺望莫干山,云烟缭绕,崇楼华屋,时隐时现,犹如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


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3—16℃,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3.5℃热月(7月)平均气温28.5℃。无霜期220—236天,多年平均降水量1379毫米。3-6月以偏东风为主,多雨水。6月为梅雨期,7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地面盛行东南风,气候干热。8-9月常有台风过境,酿成灾害。10月秋高气爽,雨量稀少;11月至次年2月,盛行西北风,气候寒冷少雨。

主要矿藏有萤石、石煤、白云岩、石灰岩、花岗岩以及磁铁矿、铌铁矿、褐铁矿等18种。主要木本植物有竹、松、杉等500余种,动物有鱼、虾、蟹、猪、牛、羊、兔、豺、狼、豹、水獭等。德清山河毓秀,土地肥沃,特产富庶,素有“名山之乡、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竹茶之地”的美称。
地势自西向东倾斜。西部为天目山余脉,群山连绵,林木葱郁,主要有中外闻名的旅游、避暑胜地莫干山等,区内以早园竹、毛竹生产为主。东部为平原水乡,河渠似网,鱼塘棋布,为全县粮食、蚕茧、淡水鱼、畜禽的主要产区。中部为丘陵、平原区,主产粮、畜、林、茶。全县以粮桑生产为主,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风土人情
德清新市羊肉久负盛名,入冬初的10--11月,古运河畔的新市镇,以传统羊肉美食会友笑迎天下客。新市羊肉节由德清县人民政府主办,新市镇人民政府承办。主要活动有:民间庙会、各式羊肉宴及各种羊肉风味小吃,令游客流连往返,乐而忘归。

经济概况  200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18.2亿元,增长14.2%,一二三产比例为9.4:60.4:30.2;财政总收入完成14.3亿元,增长1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6亿元,增长2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7亿元,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5亿元,增长13.5%;完成进出口总额4.5亿美元,增长33.6%,其中自营出口3.89亿美元,增长4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3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461元,均增长14%。德清县第七次进入全国社会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排名前移9位,居36位。
  全县工业总产值突破400亿元,实现规模企业产值221亿元,分别增长33.3%和31.1%。新增上市企业1家,“亿千”、“双五”企业14家。5个项目列入国家火炬计划,3个项目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9只产品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216只产品列入省级新产品,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专利授权90项。新增4个国家免检产品、3件省著名商标、6个省名牌产品和1家省知名商号。全县完成工业性投入45.5亿元,增长28.7%,其中3000万元以上项目达到111个,项目平均投资强度提高41%。实现农业总产值19.7亿元,增长6.4%。2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首次落户德清,全县合同外资3.07亿美元,实到外资1.36亿美元,实到内资28.9亿元,其中实到外资数列全市第1位、全省第13位。


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德清县辖9个镇、2个乡:武康镇、乾元镇、新市镇、洛舍镇、新安镇、雷甸镇、钟管镇、禹越镇、莫干山镇;筏头乡、三合乡。

文化名人:

沈约:沈约(441—513年),字休文,南朝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县西)人,先后在宋、齐、梁三朝做官,旧史一般称他是梁朝人。沈约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足见其家族社会地位的显赫。沈约从少年时代起就很用功读书,白天读的书,夜间一定要温习。他母亲担心他的身体支持不了这样刻苦的学习,常常减少他的灯油,早早撤去供他取暖的火。青年时期的沈约,已经“博通群籍”,写得一手好文章,并且对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从二十几岁的时候起,用了整整二十年时间,终于写成一部晋史。可惜,这部晋史没有能够流传下来。
南北朝时梁代著名文学家、诗律学家,德清武康人,《宋书》作者。
孟郊: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贫困,曾游两湖、广西,无所遇合,屡试不第。46岁始中进士,50岁为溧阳尉。元和初,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孟郊专写古诗,现存诗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其中有的诗反映现实,揭露藩镇罪恶,如《征妇怨》、《感怀》、《杀气不在边》、《伤春》等;有的关心人民疾苦,愤慨贫富不均,如《织妇辞》、《寒地百姓吟》等;有的表现骨肉深情,如《游子吟》、《结爱》、《杏殇》等;有的刻画山水风景,如《汝州南潭陪陆中丞公宴》、《与王二十一员外涯游枋口柳溪》、《石淙》、《寒溪》、《送超上人归天台》、《峡哀》、《游终南山》等;有的写仕途失意,抨击浇薄世风,如《落第》、《溧阳秋霁》、《伤时》、《择友》等,还有的自诉穷愁,叹老嗟病,如《秋怀》、《叹命》、《老恨》等;而“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赠崔纯亮》)一类诗,虽反映了世途艰险,但也表现了作者偏激的心情。孟诗艺术风格,或长于白描,不用词藻典故,语言明白淡素而又力避平庸浅易;或精思苦炼,雕刻奇险。这两种风格的诗,都有许多思深意远、造语新奇的佳作。但也有些诗过于艰涩枯槁,缺乏自然之趣。他和贾岛齐名,皆以苦吟著称,唐人张为称他的诗“清奇僻苦主”,而苏轼则称“郊寒岛瘦”。后来论者把孟、贾二人并称为苦吟诗人的代表。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刊印有华忱之校订《孟东野诗集》。夏敬观、华忱之均著有其年谱。一生困顿,性情耿介,诗多描写民间疾苦和炎凉世态。语言力戒平庸,追求瘦硬奇僻的风格。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唐代著名诗人,德清武康人,《游子吟》作者。
俞樾:俞樾(1821-1907),字荫甫号曲园,湖州府德清县城关乡南埭村人,乃是晚清著名文学家、教育家、书法家。一生孜孜不倦致力教育,辛勤笔耕,著有五百卷学术巨著《春在堂全集》。主要著述有《春在堂全书》、《小浮梅闲话》、《右台仙馆笔记》、《茶香室杂钞》等。在俗小说方面的重要贡献是修改《三侠五义》,使这部小说得以广泛流传。赵景深在 1956 年 1 月所作的《三侠五义》前言中说:《三侠五义》原名《忠烈侠义传》,出现于光绪五年( 1879 )。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镇人将仙潭文社更名为"仙潭书院",以振文风,其时俞樾已辞一切教席,且年逾八旬,但他关怀桑梓,撰写《仙潭书院碑记》近八百字,并篆额,此碑尺幅160厘米×60厘米,质地大理石,原藏仙潭书院,.987年由德清县博物馆所收藏,碑文文笔朴实骨肉精深。俞樾还隶书《敬业乐群》匾额一方,悬于门厅上方,被定为校训,而当每月之朔望,俞樾曾亲临书院授课二次,传为佳话。晚清著名文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德清乾元人,《七侠五义》作者。是著名的国学大师,在西湖有其故居“俞楼”。
俞平伯:俞平伯(1900─1990.10)古典文学研究家,红学家。诗人,作家。原名俞铭衡,浙江德清人。俞樾之孙。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任浙江省视学、浙江师范国文教员,上海大学、北大女子文理学院教授,一度赴英、美,均不久即返。回国后,任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平大学、中国学院等院校教授。曾加入过北京大学的“新潮社”、“文学研究会”、“语丝社”等文学团体,是新文学运动初期的重要诗人,提倡过“诗的平民化”。 1922年1月,曾与朱自清、郑振铎、叶圣陶等人创办五四以来最早出现的诗刊《诗》月刊。
  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理事,九三学社中央委员。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至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白话诗创作的先驱者之一。主要作品有诗集《冬夜》、《古槐书屋间》,散文集《燕知草》、《杂拌儿》。《红楼梦辨》(1923年初版,50年代初改名《红楼梦研究》(再版)是“新红学派”的代表作之一。著名古典文学研究家,红学家。诗人,作家。祖籍德清乾元。
朱惠勇:当代中国古船古桥专家,作家,德清新市人,著作有《中国古船与吴越古桥》等。 朱惠勇,笔名无声,中国古船古桥领域的权威专家,作家。他于1945年出生于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祖籍浙江省绍兴县。常年从事中国古桥梁、船舶文化研究,至今已发表近三百万字的相关作品,现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古桥、船舶文化系列七种。书籍为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浙江图书馆等十余家公共图书馆收藏,并进入清华大学、国立台湾大学等二十余家高校图书馆,并在美国,香港,台湾省等多家书店上柜。
《经济日报》常务副总编罗开富在其编著的《湖州人文甲天下》一书中给他的评价是:“朱惠勇是一位普通船工,48岁时耳朵就全聋了,但他不自卑不气馁,而是一头埋进了桥船古文化的研究之中。20多年来,他的《中国古船与吴越古船》等四本专著相继问世,其中的《中国船文化》填补了我国8000年船文化的研究空白,创造了一个奇迹。”
嵇发根同志也在朱惠勇著作《湖州古桥》序中中作诗赞扬他:
前人津要架飞虹,拱洞石梁留古风。
散落江河千万座,合成史册几多功。
桥型桥事书详备,桥艺桥文说始终。
著述人生平淡过,前溪渡口一痴翁。
朱惠勇的主要作品有:
《中国古船与吴越古桥》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0年12月
《中国古桥录》 杭州出版社 2001年11月
《中国船文化》 杭州出版社 2003年7月
《湖州古桥》 昆仑出版社 2004年1月
《江南古桥风韵》 方志出版社 2004年12月
《桥诗纪事》 方志出版社 2005年6月
《船诗纪事》 昆仑出版社 2006年8月
《中国古桥雕刻》 沈阳出版社 2007年9月

姚思廉:(557年--637年)。字简之,一说原名简,字思廉,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唐朝初期史学家。
其父姚察,在陈时任吏部尚书,著陈梁二史,未成。他自幼习史,后曾任隋朝王侑侍读。唐李渊称帝后,为李世民秦王府文学馆学士。自玄武门之变,进任太子洗马。贞观初年,又任著作郎,“十八学士”之一。官至散骑常侍,受命与魏征同修梁陈二史。贞观十年(636年),成《梁书》(50卷)《陈书》(30卷),为二十四史之一。又著有《文思博要》,已失传。

管道升:(1262~1319),字仲姬,德清县茅山村(今属干山乡)人,元代著名的女性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自幼聪慧,能诗善画,嫁赵孟頫,册封魏国夫人。元延祐六年五月十日病卒,葬东衡里戏台山(今洛舍乡东衡村)。擅画墨竹,笔意清绝。又工山水、佛像、诗文书法。著《墨竹谱》1卷。传世作品有《水竹图卷》、《秋深帖》、《山楼绣佛图》、《长明庵图》等。元仁宗尝将赵孟頫、管道升及赵雍书法合装一卷轴,藏之秘书监,曰:“使后世知我朝有一家夫妇父子皆善书,亦奇事也。”管道升有一首著名的《我侬词》,据说赵孟頫50岁时想效仿当时的名士纳妾,又不好意思告诉老婆,老婆知道了,写下这首词,而赵孟頫在看了《我侬词》之后,不由得被深深地打动了,从此再没有提过纳妾之事。《我侬词》全文如下:“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qin,念二声),死同一个椁(guo,念三声)。”
管道升相夫教子,传承书香画艺,栽培子孙后代,“赵氏一门”流芳百世,三代人出了七个大画家。赵雍、赵麟、赵彦正名冠一时。王蒙有此外婆,自小耳濡目染,得天独厚。元仁宗曾将赵孟頫、管道升及子赵雍的三段书迹装为卷轴,“命藏之秘书,曰使后世知我朝有一家夫妇父子皆善书也。”赵孟頫晚年晋升为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居从一品,贵倾朝野,但赵孟頫以宋室后裔而入元为官,依然受摆布而不得施展抱负,常因自惭而心情郁闷,故潜心于书画以自遣。管道升曾填《渔父词》数首,劝其归去。其一曰:“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名浮利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吟风弄月归去休!”延祐五年,管道升脚气病复发,经赵孟頫多次上书请求,次年四月,方得准送夫人南归。五月中旬,途经山东临清,管道升病逝于舟中。三年后,赵也去世。两人合葬于湖州德清县东衡山南麓。

值得一提的是《秋深帖》,纵26.9厘米、横53.3厘米,字共计十八行,全帖为行书,其笔力扎实、体态修长,秀媚圆润,畅朗劲健。
  《秋深帖》整篇文字断句、起笔不拘一格,结构错落有致,研读观赏之下,每一处的起笔、停顿、运势,都有其章法,却又化章法于无形,体现出书法家的艺术技巧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
  这封家书以赵孟頫的妻子管道升的口吻写道:“道升跪复婶婶夫人妆前,道升久不奉字,不胜驰想,秋深渐寒,计惟淑履请安。” 当时季节渐入深秋,书信表达了他们关心长辈的思念。信中还向婶婶讲述了家里的亲戚往来,“近尊堂太夫人与令侄吉师父,皆在此一再相会,想婶婶亦已知之”。
  只是在这帖页末尾的落款,字迹模糊,虽然署了夫人管道升的名字,却一眼看得出是经过涂改的。
  赵孟頫与管夫人感情至深,所以大部分专家认为,《秋深帖》应该是赵孟頫代替夫人管道升所写。从字迹上看,《秋深帖》笔体温和、典雅,正与赵孟頫的行书特点相契合。专家推测,可能是赵孟頫代夫人回复家信,而他信笔写来一时忘情,末款署了自己的名字,发觉之后,深爱妻子的赵孟頫觉得属自己的名字不妥,所以连忙又改了过来。

沈西苓:(1904~1940),原名沈学诚,笔名叶沉,德清人。民国2年〈1913〉随家迁居杭州。于浙江甲种工业学校毕业后5考取官费生,留学日本。时结识戏剧家秋田雨雀等人,使他在艺术上有所升华。13年,在日本筑地小剧场实习美工,17年回国。20年进入电影界,先后在天一、明星等影业公司任职,编导《女性的呐喊》、《乡愁》、《船家女》、《十字街头》等影片。26年转入联华电影公司。为纪念鲁迅,曾计划把《阿Q正传》搬上银幕,但未能如愿。接着又将曹禹的《日出》改编成电影。于7月中旬开拍,因“八一三',抗战爆发而停顿。次年夏,加入中央电影场,任编导委员,拍摄以抗战为题材的《中华儿女儿编写电影剧本《神鹰》、《大时代的小人物》。
其间,于民国19年2月和许幸之等人发起组织我国第一个左翼美术团体一一时代美术社。3月,与鲁迅等人联名发起并组织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22年2月当选为中国电影文化协会执行委员,并担任宣传部领导工作。26年7月当选为电影界工作人协会常务理事。次年1月,中华全国电影界抗敌协会成立,当选为第一届理事。
同时,他又是戏剧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从日本回国后,与夏衍、冯乃超、郑伯奇等人组织艺术剧组,演出《炭坑夫》、《西线无战事》等剧。22年参与轰动一时的《怒吼罢,中国!》的联合演出工作。25年,在夏衍的协助下,将爱尔兰剧作家西恩·奥凯西的《求诺和孔雀》改编为《醉生梦死》,并亲自执导。还积极从事国防戏剧运动,与夏衍、于伶、凌鹤等集体创作《撤退赵家庄》等。抗战爆发后,又集体执导《保卫芦沟桥》,在上海蓬莱大戏院演出,轰动全市。其间,还创作了《在烽火中》、《罗店夜战》等独幕剧。当上海成为孤岛时,他和姊姊沈兹九一道离沪赴汉,后迁居四川,在重庆、成都导演舞台剧《民族万岁》、《塞上风云》和《一年间》。
1934年他参与了《女儿经》集锦片的摄制,此后,又编导了《乡悉》、《船家女》和《十字街头》。他所编导的影片都不同程序地反映了现实生活,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抗日爱国思想,而且每部影片在表现上都有新意,属于当时的“新派”导演。他的《十字街头》和袁牧之导演的《马路天使》标志着中国左翼电影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沈西苓能编善导,能诗善画,又会翻译,是个全才艺术家。
1938年1月,沈西苓曾当选为中华全国电影界抗敌协会理事、中国电影制片厂特约编导。
1940年12月17日病逝重庆,年仅36岁。



著名旅游景点:

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莫干山
江南最大湿地,珍禽朱鹮放养地——三合下渚湖,防风古国
千年水乡古镇--新市
千年古刹--觉海寺,云岫寺
孟郊故居
俞平伯纪念馆
赵孟頫墓
中国第一蛇村——新市镇子思桥村
京杭大运河德清段


历史沿革
德清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繁衍生息。县境周初隶吴,春秋属越,越灭属楚。秦汉两代,为乌程、余杭县南疆北境。三国入东吴版图,吴黄武元年(222),武康立县,初名永安。晋太康元年(280)改永安为永康。太康三年改名武康。唐天授二年(691),析武康东境17乡立德清县,初名武源,景云二年(711)改名临溪,天宝元年(742)又改名德清。此后两县长期并存。
1958年武德两县合并成德清县,县治在城关镇。1994年县人民政府驻地迁至武康镇。

  公元222年在武康立县,公元691年(唐天授二年)析武康东境17乡立武源县,公元742年更名德清县。此后两县长期并存。1958年武德两县合并成德清县,县治在城关镇。1994年县人民政府驻地迁至武康镇。
  
  1950年,德清县撤销双马区,在原16个乡镇基础上,建立30个乡镇;武康县撤销仁山区,在原10个乡镇基础上,建立25个乡镇。1956年撤区并乡,德清县建立2个镇15个乡,武康县建立10个乡。1958年6月,武康县并入德清县,10月人民公社化后,实行政社合一体制,成立12个人民公社。
  1961年全县改为2镇23个人民公社。1992年,城关乡并入城关镇,对河口乡并入武康镇,戈亭乡并入钟管镇,后坞乡并入筏头乡,二都乡并入三合乡,梅林乡、新联乡并入新市镇,全县有21个乡镇。
  1999年,三桥镇、上柏镇、秋山乡并入武康镇,高林乡并入新市镇,龙山乡并入洛舍镇,全县有13个镇3个乡。

  2000年,德清县辖13个镇、3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436524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武康镇 93945 城关镇 55051 新市镇 57222 洛舍镇 24843 钟管镇 24362 莫干山镇 8132 干山镇 18832 士林镇 14165 下舍镇 16730 高桥镇 15603 雷甸镇 32795 勾里镇 16566 徐家庄镇 15127 南路乡 7153 筏头乡 14946 三合乡 21052 

  2002年,德清县辖13个镇、3个乡,38个社区、8个居民区、169个行政村:武康镇、城关镇、新市镇、洛舍镇、士林镇、干山镇、下舍镇、雷甸镇、钟管镇、勾里镇、高桥镇、莫干山镇、徐家庄镇、筏头乡、三合乡、南路乡。

  2003年10月17日浙政函[2003]165号批复,同意德清县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将洛舍镇龙山、王母山、龙胜3个村划归武康镇管辖。调整后,武康镇辖31个村、8个社区居委会,镇政府驻地不变(永安街332号);洛舍镇辖6个村、1个居委会,镇政府驻地不变(新街208号)。

  2004年,对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进行调整 {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德清县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2004年4月1日浙政函[2004]53号)和《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德清县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湖政函[2004]29号)}:
  一、撤销士林镇建制,与新市镇合并。调整后,新市镇辖24个行政村、7个社区、1个居民区,镇政府驻地不变(府前路3号)。
  二、撤销干山镇建制,与钟管镇合并。调整后,钟管镇辖19个行政村、5个居民区,镇政府驻地不变(寺前路258号)。
  三、撤销南路乡建制,并入莫干山镇。调整后,莫干山镇辖14个行政村、2个居民区,镇政府驻地不变(育才路10号)。
  四、撤销勾里镇、下舍镇建制,合并设立新安镇。新安镇辖16个行政村、2个居民区,镇政府暂驻邮电巷1号(原勾里镇政府驻地)。
  五、撤销徐家庄镇、高桥镇建制,合并设立禹越镇。禹越镇辖1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振兴路(原徐家庄镇政府驻地)。
  六、城关镇更名为乾元镇,其行政区域范围不变。


乡镇简介(以下资料为2004年乡镇调整后数据)

武康镇  面积256平方千米,人口11.5万人。辖居仁、吉祥、永兴、振兴、祥和、群安、三桥、上柏8个社区,宋石、千秋、狮山、回南、回北、丰桥、宋村、塔山、城西、对河口、五四、三桥、民进、郭肇、五龙、兴山、秋山、新琪、秋北、上柏、山民、城山、双燕、长春、龙凤、下柏、太平、灯塔、龙山、龙胜、王母山31个行政村。

乾元镇  面积67平方千米,人口3.6万人。辖溪西、务前、直街、西郊、东郊、北郊、乾龙、胜利、源丰、东风、工农11个社区(居民区),明星、金火、卫星、联合、金鹅山、城北、恒星、齐星、联星、幸福10个行政村。2004年,原城关镇更名为乾元镇。

新市镇  面积92平方千米,人口6.8万人。辖东升、南昌、健康、北街、西安、中南、仙潭、士林7个社区、1个居民区,名城、梅林、加元、后皋、栎林、韶村、城东、蔡界、城西、乐安、石泉、谷门、勇兴、丰年、孟溪、东安、士林、白彪、宋市、子思桥、舍渭、水北、新塘、王公郎24个行政村。

钟管镇  面积76平方千米,人口4.2万人。辖钟管、城北、城东、城中、干山5个居民区,钟管、沈家墩、三墩、北代舍、东舍墩、审塘、青墩、戈亭、下塘、曲溪、新联、干山、蠡山、茅山、东千、塍头、东坝斗、干村、葛山19个行政村。

洛舍镇  面积53平方千米,人口1.8万人。辖洛舍1个居民区,洛舍、雁塘、东衡、三家、张陆湾、砂村6个行政村。

雷甸镇  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3.2万人。辖雷甸1个居民区,雷甸、双溪、杨墩、塘北、下高桥、东新、光辉、和平、新利、解放、漾北、雷甸水产12行政村。

禹越镇  面积39平方千米,人口2.9万人。辖东港、栖丰、木桥头、杨家坝、钱塘、西港、油车、天皇殿、茅林、三来、东溪、夏家、米世、湖墩14个行政村。

新安镇  面积57平方千米,人口3.1万人。辖勾里、下舍2个居民区,勾里、西庙桥、百富兜、城头、陈家圩、红丰、孙家桥、勾里水产、下舍、舍东、舍南、舍西、舍北、新桥、安全、下舍水产16个行政村。

莫干山镇  面积91平方千米,人口1.5万人。辖庾村、莫干山2个居民区,燎原、劳岭、何村、紫岭、高峰、溪北、横岭、双桥、福水、塘坑、湖家埭、东山、碧坞、郎家14个行政村。

三合乡  面积63平方千米,人口2.1万人。辖二都、宝塔山、塘泾、八字桥、双桥、康家山、上杨、下杨、朱家、四都、唐家琪、和睦、沿河13个行政村。

筏头乡  面积101平方千米,人口1.6万人。辖筏头、勤劳、上皋坞、大造坞、东沈、烂树坑、佛堂、后坞、瑶坞、庙前10个行政村。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