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 - 百科全书 - 118查实用查询

输入词条,如查找北京欢迎你的解释,输入北京欢迎你后按Enter即可

百科全书 > 甘孜

甘孜


ad

基本概况甘孜县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部,雅砻江上游。地处东经99°08′——100°25′,北纬31°24′——32°54′。“甘孜”为寺庙名称,意为洁白美丽的地方,拥有1300年建制史,因五世达赖弟子霍·曲吉昂翁彭措在此创立第一座格鲁巴寺庙而得名。上下千年,纵古论今,甘孜得“天时,”拥 “地利”,江山多娇,英雄辈出,人杰地灵。内连康定、成都、外连青海、西藏、甘肃,作为康北交通枢纽,历来商贾云集,生意兴旺,堪为康北经贸中心。甘孜幅员辽阔,土地肥美,牧场无垠,水丰草茂,五谷丰登,羊肥马壮,堪称“雪域明珠”。
“甘孜”藏语乃洁白美丽之意。那里自然风光绮丽,良哥山、巴颜额拉山、果拉狼山、沙鲁里山巍峨四周,雅砻江像一条碧绿的飘带缓缓流过广袤肥沃的田野。这里有景色秀美,相传是莲花生大师在藏区点化的24座神山之一的奶龙神山和充满神秘色彩的扎日拥康神山,有探险旅游的好去处扎曲河,更有广阔无垠、牧歌悠扬的达通玛草原风光。
甘孜人杰地灵。千百年来,世代生息繁衍在这片土地上的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用他们惊人的智慧,超常的创造力谱写了灿烂辉煌,值得整个藏民族骄傲和自豪的历史。古朴庄严的甘孜寺、大金寺、德贡波、东谷寺等43座古刹名寺,为甘孜这块灿烂的明珠更加增彩溢辉;五大教派齐全的藏传佛教、风格独特的寺庙建筑、民间建筑以及藏画、手工艺品、古朴风韵的民间舞蹈、文学艺术等,特别是名扬天下的甘孜踢踏为甘孜奠定了厚重的文化底蕴,甘孜堪称文化之都。
甘孜人才辈出,群星灿烂。那里有格萨尔的传奇故事和古老遗迹。那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曾孕育了噶玛噶举教派的创始人都松钦巴,倡建霍尔十三座寺庙的哲蚌寺法王昂翁彭措,著名爱国人士阿旺嘉措,著名宗教爱国人士五世格达活佛,并谱写了朱德总司令与五世格达活佛之间“军爱民、民拥军”的千古颂歌。甘孜县还诞生了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藏族将军——杨世喜将军,孕育出了第一位藏族博士——格勒博士。


风土人情??觉安钦巴,意为“十五供品”,亦称“酥油花”。它是以酥油为原料,以人物、花卉、飞禽、走兽、树木等人和事物为主题的一种高超的手工油塑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 相传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太宗李世民之女文成公主与第三十二代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联姻时,藏族人民为了表示敬意,在文成公主从京城长安带来的一尊十二岁佛祖像前供奉了一束酥油花,从此,相沿成了藏族人民的习俗。酥油花初期以莲花为主,题材较为单一,后来,这种习俗传到各大寺庙,酥油花的题材和工艺又有了新的发展,成了藏区各大寺庙独有的一种高超的油塑艺术。

甘孜县酥油花的制作在藏区可谓独树一炽,其制作工艺精湛、考究、造物形象逼真,表现形式多样,涉及人物、花卉、佛像、树木、飞禽、走兽等无所不包,且讲究年年内容翻新,用各种造型组成各种故事情节,集艺术性、欣赏性、故事性、趣味性为一体,堪称藏区一绝。
每年春节前一个月,制作酥油花的艺人们便将纯净的酥油揉以各色染料,开始制作酥油花,到了每年藏历正月十五日灯节会上,艺人们便将精心制作的酥油花在寺庙的大经殿前的院内展出,一年一度,成为盛会。由于这些酥油花造型生动,神态逼真,花样新颖,色彩绚丽,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藏戏是藏族人民以歌舞形式表现文学内容及现实生活的一种综合表演形式,它是在藏族宗教仪式和酬神醮鬼、民间歌舞、说唱表演等不同艺术土壤上形成的。

一、藏戏的萌芽、雏形、复兴与普及过程
据藏史资料记载,吐蕃王朝建立以前,西藏出现了最早的原始宗教----笨波教。从其内容上看,它是一种万物神灵的信仰。活动主要是通过巫师作为神灵的化身,是沟通百姓与神灵关系的中间媒体。巫师通过舞蹈的方式使神灵赐福于众生,禳祸免灾。这样就构成对神灵祈求的如祭祀、祈祷、巫觋之术等各种教仪,巫师自然就成了笨波教举行宗教仪式和占卜祈祷的舞蹈家。随着社会的前进和宗教的发展,已进入奴隶制的藏族民间艺术不断得以发展和完善,如与舞蹈相结合的“鲁”体民歌和笨波教“摇鼓作声”宗教祭神法舞“巫舞”不断地发展、变化、形成了以娱神驱鬼,禳灾迎祥的“羌姆”。总之“羌姆” 是在西藏原始宗教“笨波”祈庆媚神,摇鼓作声的巫师仪式的基础上,吸收民间土风舞演变而来的宗教舞蹈。
八世纪吐蕃王朝的赞普赤松德赞(公元718-----785年)派大臣前往阿富汗迎请高僧莲花生大师入藏宏扬佛法,于藏历土羊年(公元779年),在山南建造了西藏佛教第一座寺庙----- 桑耶寺。莲花生大师到藏后,大力推行佛教,竭力把佛教和笨教相融合,根据佛经故事将佛教教义和笨波教义巫师祈神仪式以及土风舞相结合,改编成一种新的西藏佛教祭神舞蹈形式。这种宗教舞蹈虽然带有相当浓厚的佛教仪式性,但它是当时百性的若干思想情感和愿望的生动体现,是藏族民间歌舞和民间 表演形式的最初代表形式。在《莲花生传》中记载;“译经师 (莲花生)在桑耶寺慈氏洲译经竣工后,由长老手持译经绕务孜殿三周,排成行列,戴上假面,击鼓跳舞,为所译经典开光。”之后,这种仪式便沿袭下来,形成了现在藏族寺庙举行的所谓 “跳神”。藏史《巴协》中记载;“吐蕃赞普赤松德建筑桑耶 寺,莲花生大师为调伏恶鬼所行轨仪中,率先应用了一种舞蹈”。 这就是藏族跳舞“羌姆”的兆始。这些舞蹈形式和内容在第司. 桑吉嘉措的藏医著作《亚色》中有记载;“在桑耶寺落成典礼上,臣民们进行‘卓’、‘鲁’、‘协’等文艺活动。‘卓’是戴面具的鼓舞;‘鲁’是只唱不舞;‘协’是即唱又舞。” 这时的演员全是僧人,表演时有时配上诵经为伴唱,这就形成 了哑剧性的跳神颂佛祈愿的新形式。
在藏史《萨迦世系史》中记载:“藏历木狗年(1034)年时,卓地(现西藏萨迦寺附近)有大庙会,往观焉,百技杂艺 之中,有巫师多人,自在女二十八人,戴面具,手持兵器,另有长辫女击鼓,随之而舞,至为奇观......。”这就是说在十 一世纪以宗教祭神法舞为主的艺术形式中,掺杂了百技杂艺等内容,还正式出现了男女合舞的场面,并出现了自在女、巫师等形象的戏剧人物了。这进一步说明了“羌姆”已由单纯的宗教仪式发展为既媚神又娱人的艺术形式,更加接近了世俗化。
相传十四世纪,噶举派僧人唐东杰波(1385----1464年,后藏地区民间出现的传奇人物)是藏戏的改革者和创新者,他把“羌姆”等宗教仪式由寺庙引向了民间。唐东杰波一心想为众生谋利,立志在雪域各条江河建造铁索桥。为建造铁索桥募捐集资,他吸收了当时各地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并邀请了山南穷结县一户叫白拉家的七位能歌善舞的姊妹组成演出班子,二人扮猎人,二人扮王子,二人扮仙女,一人击钹,唐东杰波亲自编导节目,设计唱腔唱词,利用寺庙里活动的跳舞神舞蹈形式,以穿插进佛“本生”的故事和民间传说为内容,编排了具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歌舞剧,到各地村场小巷卖艺募捐,并教化众生。七姊妹组成的“宾顿雪巴”就是最早的藏戏白面具派, 这就使过去较为单纯的跳神舞“羌姆”逐渐戏剧化,在哑剧性的情节化舞蹈中开始出现了说和唱。随着表演手段的不断加强, 使这一新生的艺术表演形式逐渐从宗教仪式中分离了出来,形成藏族戏剧艺术的雏形。这一改革顺应了时事,受到老百姓的普遍欢迎,从而使改革后的艺术表演形式流行更为广泛,彻底实现了藏戏由寺院走向民间,并使之完全成为藏区世俗化的一种歌舞艺术。

五世达赖阿旺.洛绒嘉措建立甘丹颇章(当时藏区地方政权),统一西藏后,拉达克地区曾派一支歌舞队前来拉萨祝贺,那翩翩舞姿,悦耳的音乐,使达赖如痴如醉,便遴选十二、三岁的男童(小扎巴)派往拉达克地区学习歌舞。五世达赖在北京觐见大清顺治皇帝时,经常出席宴会,游乐观戏,从汉族戏剧艺术和宫廷歌舞中受到一定启发。返藏后五世达赖在藏族民间小戏的基础上,对藏戏内容和表现形式都进行了丰富和完善,使藏戏成为一种独立于宗教活动及各种民间艺术之外的,具有一 整套独特演出形式的藏民族表演艺术。为使藏戏表演职业化,五世达赖把演员从寺院中分离出来,成为专职艺人,并组成西 藏历史上第一个职业藏戏班子----觉木隆。同时,把艺人所用唱本由叙述体发展为代言体,这便形成了后来所见的演出“脚 本”。并使藏戏表演在前后藏地区和山南发展普及以后,各地职业剧团如雨后春笋般地纷纷出现。据藏史记载,当时每年参 加噶厦组织雪顿节的献演剧团达十二个,从而形成了早期藏戏 的白、蓝面具两派。

??二、甘孜藏戏的种类与源流
甘孜县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能说话就会唱歌,能走路就会跳舞”,是对能歌善舞的甘孜人民的真实写照,县内藏戏表演十分普及。目前,县境内的藏戏可以分为羌姆、阿姐 拉姆、协、夏卓等,简述于后; 1.羌姆:意为寺庙跳神。它是宗教意识与民间舞蹈相结合的产物,来源于藏族早期笨波教的祭礼舞蹈,甘孜各教派的羌姆大约在公元八至九世纪由西藏传入。跳神的时间和次数根据各寺的具体情况而定,地点一般在寺院内大殿前的广场上,是属一种具有严密程序的舞蹈艺术,无论提动作的组合,还是队形的变化,各寺都有一定的规范程式,通过专门负责舞蹈训练的舞师,依照跳神舞谱的指点和自身的言传身教而代代相传。乐器主要有 大鼓、钹、长号、海螺、法铃、唢呐等。击鼓是舞蹈中最为重 要的节拍指示,从舞蹈的内容表现形式大体可以分为驱邪禳灾舞、护法保佑舞、赐福消祸舞、祭祀娱神舞,神鸟仙兽舞等。 2.协:又叫“弦子”。在甘孜县境内有孔萨协钦、仲萨协、 格达协,郎扎协等,其中白利寺五世格达活佛创建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格达弦子尤为著名。起初用此歌舞祭祀亡魂、超度灵魂、免荒灾。以后逐渐丰富其内容而流传于民间。表演 时无伴奏乐器,起舞时,男女两队轮歌共舞,围成圆圈,相对而立,男演员抬头,女演员低头,沿着弧线,先慢后快,边歌边舞,舞蹈的脚步动作矫健,带有“夏卓”的风韵。据说格达活佛写了二十四首诗歌,并教演员唱, 这样就形成了独特的格达弦子有唱跳的民间舞。 3.夏卓:俗称“踢踏舞”。甘孜踢踏舞最先是由西藏传入的一种舞蹈形式。大约在300多年前由甘孜寺、大金寺僧侣从西藏日喀则学回。最初其内容主要是以诗歌的形式赞颂上师、父母、地方官和祈求吉祥等为主。夏卓传到甘孜之初由寺庙掌握,表演者皆为男性,一般都在每年秋季进行表演,后来流入民间后则无时间和性别的限制,踢踏舞表演,不限人数,少则一人,多则数百人,表演时舞者身着盛装但不佩腰刀,脚或腰部需挂1串响铃,以增添音响色彩。解放后,踢踏舞经过业余和专业舞蹈工作者继承借鉴,广采博收各种踏步的节奏长处,形成了 “甘孜踢踏”优美的踏步旋转,侧身腾跃等独特的技巧动作,丰富了舞蹈的表现力,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甘孜踢踏”。甘孜踢踏舞曾于1964年应邀赴京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业余文艺会演,获得了优秀节目奖;1980年参加全国农民业余文艺调演,获得了优秀节目奖;1990年, 参加全省首届少数民族艺术节,获得表演一等奖;还获得州、县颁发的多项奖。 4.阿姐拉姆:即甘孜藏戏。藏历铁鼠年(1780年)从西藏传入,当年,甘孜寺阿巴扎仓嘎洛勒巴去西藏日喀则噶丹寺学习“迥巴”派藏戏,带回剧本和“嘎尔”(祭祀舞)的乐谱及制作精致形象逼真的面具工艺,并把所学的藏戏艺术使授给甘孜寺阿巴扎仓藏戏团,次年,地方官员认为这种行为泄露了天机而勒令藏戏团停演。藏历铁狗年1790年),甘孜寺第三世郎扎活佛.向巴克珠又重建了剧团。藏历水猴年(1932年),日嘉喇嘛接管了剧团,并表演了藏戏剧目《郎萨雯波》,从此,藏戏在甘孜得到了发展,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甘孜藏戏。 解放前,每年的藏历7月,在甘孜寺举行大型佛事活动后,该寺的泽尼扎仓剧团和阿巴扎仓剧团分别以八大藏戏为内容演出3至7天藏戏。

甘孜藏戏在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方 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甘孜,每逢佳庆节日的文娱活动中,藏 戏都是必演的剧目之一。甘孜藏戏除在本县城、乡村的演出外, 还参加了多次省内外的演出:
1986年,甘孜藏戏参加了甘孜州“跑马山之秋”文艺调演;
1989年,甘孜藏戏应邀参加了“中国上海国际舞美艺术” 演出;
1990年,在甘孜州第二届文艺调演及建州40周年庆祝活动 中,甘孜藏戏演出队以出色的表演,赢得了广泛赞誉;
1991年9月,甘孜藏戏参加了中国四川国际电视节演出;
1993年8月至10月,甘孜藏戏演出队在北京八达岭等地演出, 历时两个月。
1994年,甘孜藏戏参加四川省第二届少数民族艺术节演出;
1995年6月至11月,甘孜藏戏在北京,北戴河等地演出;
1996年6月至10月,甘孜藏戏参加大连和自贡市艺术节演出。
??甘孜藏戏演出队每次都以其独特、精彩的表演,获得了很 高的荣誉,并得到了国内外、省、州以及兄弟县来宾和观众的 好评和赞扬。

??达通玛大草原位于甘孜县城西北部,那里天高云淡、空气清新、阳光明媚。放眼望去,广阔无垠的大草原恰似蓝天下的一块巨大的绿毯。成群的牛羊恰似点缀其上的朵朵鲜花,那种辽阔悠远的美丽,令人如醉如痴,流连忘返。大草原除景色美丽外,还有著名的古刹奇观、神秘的宗教习俗和鲜为人知的民间习俗等,等待人们去发掘和探索。

一、古刹奇观
由于达通玛地处川藏高原腹地,千百年来 与外界交往较少。因而,宗教活动在这里发育十分完整,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古老而神秘的宗教文化。达通玛草原的著名寺庙扎拉寺是目前甘孜县境内十一座宁玛教(红教)寺院中最著名的一座。该寺坐落在达通玛区查龙乡政府所在地,海拔3980米, 距县城100公里,有甘达公路相通。
扎拉寺名的来源为达通玛境内有达、扎两条沟,而寺庙就 建在扎沟中的支沟内,由此得名“扎拉寺”是“支沟寺”之意。根据《甘孜州藏传佛教寺院志》记载:在达通玛境内有一座噶嘉圣山,圣山的顶上修建了两座笨波寺(黑教)。一座叫德拉 寺,另一座称扎饶忍扎噶寺,后一座寺庙是由凯珠强波郎觉(1130年圆寂)的弟子曲杰玛创建,当时的施主是苏日戈巴(蒙古族,至今达通玛辖属还有苏日戈巴家族的后裔)。藏历 弟五胜生火猪年(1287),喇嘛益西贡波把扎饶忍扎噶寺改宗 为宁玛教(红教),并迁址到现在的地方,命名为“扎拉寺”, 从那时起,扎拉寺寺名沿用至今。
??1、寺庙建筑庄严巍峨。该寺坐落在一片绿色的草滩之中,寺庙金碧辉煌,神殿内塑有一尊莲花生大师像,高约五米,呈 金黄色,大师神态端庄肃穆,面略带微笑。庄重巍峨的莲花生大师像坐落在净土铜色山宫;寺内还设有密显教修习讲授院, 其金顶和琉璃瓦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大殿周围经旗杆、转经房和僧舍林立,寺庙周围还建有大量的佛塔,散布着上百顶牧民 帐篷,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寺庙后的神山上插满了无数经旗,微风吹动,经旗猎猎,给人以气势磅礴和庄严肃穆之感,使之不由得肃然起敬。
??
??2、红教经典来源及教义特点:从经典来源来讲,宁玛教可分为两种。一种叫作“噶玛”,又称为口传,这种口传经典主要是根据公元八、九世纪以来翻译的密宗经典,在民间由父子或师徒相传而沿袭下来的。另一种叫“德玛”,又称伏藏,据说是八世纪末莲花生大师等人把密宗经典埋在地下,几百年后被人挖掘出来进行传授的。 奇特的教义:宁玛派修习的教义主要是大圆满,主张人的心体是纯净的,心体本质是“远离尘垢”的;重密轻显,苦修净心静坐。在修习方法上显得十分特别,他们习惯在深山密林里搭棚或选僻静的岩穴里独自修习密法。他们练气功以把握心体,以气养身,并逐月缩食,力图练就仅在口内含数粒青稞就能维持生命的境界。此外,修习者还有意在隆冬雪地和酷暑烈日之下赤身静坐,苦练把心安住一境的功夫,摆脱各种欲望和心意,以求达到大圆满法的成果。
??3、独具风格的佛事活动:达通玛宁玛教法会内容除了僧人集中在大殿念经以外,还组织僧人跳神。跳神是为配合经典内容说教的舞蹈,同时,也是宗教和民族风俗习惯相结合的节庆活动,跳神的僧人主要是年轻的僧人,并提前在本寺专门训练。有成套和系统的舞蹈动作和准确鲜明的舞蹈语汇。跳神时 要戴上马、牛、鹿、猴、大鹏鸟、狮子等家畜和野兽的面具。每年藏历六月十日至十五日在大殿前跳神,由寺庙的乐队伴奏,主要乐器有白螺,大号、小、唢呐、锣、鼓、钹等。“桑东”在藏语中是烧香的意思,藏历六月十日至十五日,扎拉寺特别热闹,漫山遍野香烟缭绕,人们头顶蓝天,面向神山,燃起放在柏树枝青稞、酥油、大米、糌粑等物的火堆,其含义是向神供奉,祈求神灵保佑平安吉祥。善男信女仿佛看到了神灵的威严和天地的庄重,此时此刻神灵的力量仿佛取代了个人的意志,在广阔的草原上,在这样一种特有氛围中人们实现了心理上平衡和满足。 藏传佛教跳神不仅是宗教活动,也是一种民俗节日。当吉祥的节日来临之际,人们便络绎不绝地向寺院汇集,善男信女点起酥油灯,烧香拜佛,捐钱赠物以求神灵保佑吉祥。稍后,寺庙将举行跳神舞会,善男信女静心观赏,身心全部沉浸在那情节起伏跌宕的剧情当中,这时,随着剧情中善恶美丑的撞击,人们的心灵真正受到了一次洗礼和净化。跳神活动期间,青年男女身着艳装,谈情说爱,结交情侣,成为跳神会上的又一亮 点。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宗教法会已注入新的内容,它不但是一种宗教法会,同时,也是人民群众喜爱的民族传统节庆活动。
二、保佑平安的嘛呢石堆、经幡、经墙

当你来到达通玛大草原上,你就会发现到处都会遇到刻有藏文的石堆,藏语叫“嘛呢”。它是藏传佛教六字真言“奄嘛呢叭咪哞”的简称。 据说经常默念六字真言可以消灾免祸、一生平安。因而,藏族人不管走到哪里,都要表示这种心愿,于是形成了藏区处处有嘛呢石堆的宗教景观。人们为祈求平安都会主动刻嘛呢石,并将它们堆起来,这样通过一代又一代虔诚信教徒的堆积,嘛呢石堆越堆越大,平时人们经过石堆时都要主动添加石头,伴以口诵六字真言,并自左向右绕行数圈,可以说嘛呢石堆已成为藏族群众从事日常佛事活动的场所。 经幡:在达通玛大草原深处的青山绿地,圣湖清溪之滨经常可以看到数不清的经幡在飘扬。特别是在扎拉寺背后神山阳坡上重重叠叠地插满了数以万计的经幡。在嘉仁塘的经墙外围绕着的这些经幡都用多条牦牛绳或尼龙绳支起,几十层挂满经幡的环状绳索将经墙的周围紧紧地围住,形成了一个由经幡组成的大金字塔。在茫茫的草原上,出现这样一个经幡飘扬的庞然大物,自然使游子心情震撼,假如你来到这里挂上一张经幡,你就为自己许下一个祈祷平安的心愿。站在经墙或神山的经幡 下,人们似乎感受到了一种神秘莫测力量的存在。
三、让灵魂升华的地方----天葬台
天葬,其来源说法不一,普遍认为是一种人生献身精神的体现。天葬台是藏区人死后用来举行葬礼的地方。天葬台一般设在高山阳坡之上。四周没有什么特别的标志,它是人生的最后一站,死者将被送到这里,喇嘛会念经为死者指明天堂之路,不久,作为神仙化身的秃鹫纷纷结队飞来,将死者尸体食尽,然后飞向遥远的天空,相传这样能将死者带入天堂,并使自己的灵魂进入来世的领地。而达通玛的天葬台却与众不,天葬台坐落在离扎拉寺1公里的南端,距山脚有350多米高的一片绿色山坡之中,浓密的青草和各色野花,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芬芳。这里空旷幽静,庄严肃穆。这里的经幡堪称藏区之最,密密麻麻、重重叠叠、遮天蔽日。条形的嘛尼经墙、呈金字塔形的经幡、灵塔仿佛造就了一个极乐世界,使人感受到一种心灵的震撼,一种从今生到来世的畅想,这是游牧文化的古老遗风。
四、服饰

牧民的藏衣,一般都具有长袖、大襟、腰宽等的特点。根据用料的不同可分为羊皮藏袍,皮毛藏袍和布料藏袍等三种藏袍。皮毛藏袍是用老绵羊皮鞣好逢制的,缝制好的皮袄叫“杂巴”。女式皮袄衣襟边用三种纹式的氆氇缀装饰,氆氇上镶有红、黑两道平布。穿着皮袄时,袍内配穿一件半高领、斜开衣襟的锦缎锁边的夹衬衣,衬衣多半以紫红色、咖啡色、黄色和白色绸缎缝制。腰系长长的红色茧绸,身后打一个结,腰带的侧旁佩挂一个嵌有珊瑚的银制奶钩,奶钩最早为劳动工具,后来逐渐演变为装饰品。羔儿皮藏袍是把小羊羔皮鞣好后加工缝制,衣面一般都配红、黄、绿等色的锦缎料子,这种缝制好的藏袍叫“查日”。女式藏袍沿边镶以水獭皮边。男式藏袍沿边镶以虎皮或豹皮。看起来既美观又大方。布料藏袍有单、夹两种,根据气候变化随时更换,系上腰带后,使腰际形成大行兜囊。内衣配穿一件白色或其它颜色的衬衣,天气暖或劳动时,即把袖子束在腰上,极为方便。牧民男女夏天都头戴宽边礼帽。冬天一般戴狐皮帽,狐皮帽呈圆筒,帽后开叉,帽沿上翻,皮毛外露,顶部用彩缎制作。戴上以后,尽显草原牧民洒脱剽悍。牧区妇女一般将头发梳成数百根细辫子,下接黑色丝线,上面饰有玛瑙、琥珀、珊瑚、松耳石等珠宝。
五、饮食
牧民平时多以糌粑、酥油、牛奶、酸奶、牛肉、奶渣等为主食,茶是不可缺少的饮料,每餐都离不开茶。牧民热情好客,客人到了就可以就餐。以酥油汤和人参果、酸奶中加白糖、包子、藏八宝粥、酥油茶或牛奶等可口食品款待贵客。遇重大节日和各种礼仪时,用新鲜酥油、人参果、黄糖合并做成方块,用酥油镶色做成各种吉祥图案,藏语称“体”,作为款待和馈赠贵宾的珍贵礼品。
六、民间体育盛会----赛马
每年的赛马活动是达通玛最主要的群众性娱乐活动,牧民认为赛马活动是免灾解难,六畜兴旺,保佑平安的一件大事,因而都踊跃参加,赛马开始前,骑手们要牵马绕柏枝堆转三圈,同时,口诵祝愿经文,高呼“拉索罗”、“扎西德勒”以示祝福。骑手一般是十五岁左右 的少年。主持赛马会的长者把马及骑手引向赛马场跑道的起点上,排列整齐后,一声铃响,骑手们各自快马加鞭冲向终点。赛马获前三名的骑手将获得一根哈达和不同数量的大茶,其余 骑手也将获得表示祝贺的哈达一根,并口呼吉祥如意。赛马会上还将举行在马背上射击和拾哈达等高难度动作的比赛。比赛期间,还要举行牦牛舞、狮子舞、摔跤、拔河、举重等演出的体育比赛。赛马是草原牧民体现自己骁勇的盛大活动,赛马期间,整个草原都将沉浸在热烈、吉祥、欢乐的气氛中。

??七、美丽的达通玛草原资源丰富
达通玛草原有虫草、贝母等名贵药材。色须塘,藏语为“金盆宝地”之意,这里黄金储量丰富。辽阔的达通玛草原上还栖息着马熊、獐子、磐羊、鹿、黄羊等野生动物,有“棒打獐子,瓢舀鱼”的美称。

经济概况工 业??甘孜县具有已开发的嘎拉金矿、日产3000吨优质饮用水的自来水厂、水电厂、农机厂、粉丝厂、肉联厂、皮革厂、仙泉青稞酒厂八家工业企业。2001年工业总产值达1618万元。
??农 业??甘孜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半农半牧业县。约有89.5%的耕地相对集中在雅砻江沿岸高山宽谷地带,是甘孜州粮食生产大县,粮食产量占全州十分之一,素有“康北粮仓”之美称。农作物以青稞、豌豆、小麦为主,属一年一熟农业区;畜产品主要有牛羊皮毛、酥油、食肉、肠衣和甘酪素等。2001年全县粮食生产连续第八年获得丰收,农业总产值4900万元。

行政区划甘孜县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部,雅砻江上游。地处东经99°08′——100°25′,北纬31°24′——32°54′。
Ganzi Xian
513328
626700
县人民政府驻甘孜镇
2004年,甘孜县辖1个镇(甘孜)、21个乡(呷拉、色西底、来马、昔色、卡攻、仁果、拖坝、斯俄、庭卡、下雄、四通达、泥柯、夺多、生康、贡隆、扎科、南多、查龙、茶扎、大德、卡龙)。
历史沿革??“甘孜”系藏语,意为洁白、美丽,原为寺庙名,古称“朵甘思”。甘孜,藏语意为洁白美丽。传说甘孜城的西北坡有一块形如绵羊的白玉,毛泽洁白无瑕,阳光照射下闪闪发亮,光彩夺目,十分美丽。由此,人们就称这个地方为甘孜。

甘孜”为寺庙名称,意为洁白美丽的地方,拥有1300年建制史。古为白利摸徒部落牧居地方。隋为附国地。唐、宋属吐蕃。元属朵甘思宣慰司都元帅府辖地。明崇祯十二年(1639),漠西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占领康北,封蒙古族王子七人于孔撒、麻书二安抚司,白利、东科二长官司。乾隆五十七年(1792),孔撒安抚司升为宣抚司。同治元年(1862)置麻书汛。宣统三年(1911),置甘孜委员。民国2年(1913),置甘孜县。1935年红军长征路经甘孜,建立了县的博巴政府和白利、绒巴岔、孔萨区的博巴政府,以及贡萨、林冲、着洛乡的博巴政府。民国28年(1939),属西康省第四行政督察区,为专员公置治地。1950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1990年全县6区、1镇、22乡。县治甘孜镇,
自然环境处川西北高原山区,是丘原向山原过渡地带。东北有牟尼芒起山,沙鲁里山绵亘西南,中部有洛戈山,南部贡呷日峰海拔5688米,南缘与新龙县接壤之卡洼洛日海拔5992米,其余山岭多在5000米左右。达曲源于县北,流经色达县西南部后复入县东部,东南流出境。雅砻江自西向东流经南部。境内丘状高5原占48。5%,为纯牧区。高山宽谷占31。9%,为农区。高山峡谷占19。6%,为半农半牧区。属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区,气温低,雨量少,风沙大,空气干燥,日照长,无霜期短。年平均气温5。6C,1月均温--4。4C,7月均温14。4C。年均降水量636。5毫米,年日照2640。8小时,无霜期35-75天。

  甘孜县自然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
  一是农牧业资源雄厚。全县有可耕土地23万亩,常年播面在14万亩左右,农业人口每人平均有耕地5.6亩,每个劳动力平均耕种12.8亩;牧业资源上,甘孜县北部有达通玛大草原,东部有罗锅梁子草原,拥有天然草场926万亩,占全县面积的90%,可利用草场面积752万亩,草场理论载畜量101万个羊单位。
  二是能源资源丰富。有雅砻江、达曲、泥曲三条大河横贯全境,全县水电理论蕴藏量53.7万千瓦。风能、太阳能和地热的利用前景也十分可观。
  三是旅游资源丰富。众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象一颗颗闪闪发光的璀璨明珠,镶嵌在甘孜广袤的大地上,形成丰富的旅游资源。
  四是以黄金为主体的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有丘洛、嘎拉、拉普三大岩金矿,还有部分沙金矿,黄金储量大,嘎拉金矿已逐步开发。1999年黄金生产81.6千克,创产值694万元。此外,甘孜县的石灰石矿储量十分丰富,品位之高,居全国之首,在整个亚洲也极为少见。

??甘孜县城一带属高原河谷气候,寒冷干燥,澄彻晴朗,地势开阔,日照长,辐射强,年日照时数2640小时,有“小太阳城”之称,年平均气温5.6℃,最高气温极值31.7℃,最低气温极值-28.9℃,年平均降水量636.5毫米,含氧量相当于平原的67%。

宗教文化笨波教: 在甘孜地区的传入,是从什么年代开始,没有任何历史记载。据民间传说大约在公元八宝山至九世纪传入,当时居住在甘孜境内的大部分是过着游牧生活的牧民。而笨波教就是普遍流传于藏族游牧地区的一种原始宗教。那时在县城附近,乃至扎科、东谷、绒坝岔等地都有笨波教传入的迹象。相传在元朝时,甘孜县城附近的然更村就有一个以帐篷为寺的笨波教寺庙,由于种种原因该寺庙迁往扎科(现属德格县境内)。社会的发展,原始宗教笨波教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佛教的传入后形成了具有藏族特色的藏传佛教,又经过长期的传播和发展,藏传佛教内部形成了多种流派。藏传佛教的势力的不断发展壮大,原始宗教笨波教受到了很大打击,致使笨波教寺庙不得不迁往偏僻的山区,维持其教派的生存;有的笨波教寺庙也只好改宗,成了其他藏传佛教流派的寺庙,目前县境内只有一座笨波教寺庙 。
宁玛派: 在境内的传入时间较早,早在元朝时期,由白玉嘎拖寺派该寺大喇嘛益西贡布到达通玛、扎科等地,于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首次在境内建立了第一座宁玛派寺庙,作为嘎拖寺的分寺,至此宁玛派在达通玛区得以传播。随后在境内的其他地方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到目前宁玛派的寺庙、僧人数量仅次于格鲁派,位居第二。
萨迦派: 据传是宋高宗二年(1128年)喇嘛严然色波在生康地方建立了严然寺。可为甘孜地区的第一座萨迦派寺庙。在元朝统治时期,萨迦派受到了元帅朝统治阶级的大力支持,这一时期萨迦派在境内有一定发展。
噶举派: 噶举派的传入时间,仅次于萨迦派。元明之际噶举派的四大支之一噶玛噶举,在甘孜境内有较大的发展,并有一定的势力。
格鲁派 : 格鲁派在甘孜境内的寺庙,从数量和规模上与其它教派相比,占有绝对的优势,从时间上看,格鲁派在甘孜境内的传播时间,比其它任何教派都迟,但它却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可以说是后来都居上。这与统治阶级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民改前,甘孜县共有42座寺庙,僧尼16156人,占当时全县总人口数的38.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至1990年,全县共开放寺庙34座,僧尼达4886人,占全县总人口9%。
民俗节日藏历年: 一年一度的藏历年是藏族人民的传统佳节。甘孜县藏族每年家家户户都从藏历十二月初开始做过年准备,购买食品,添制新衣,在精致的瓷器盅里培育青苗,炸“卡生”(油炸果子)做“麻堤”(用酥油、奶渣、人生果、糖做成砖形奶羔),洗涤衣被用具,29日打扫屋里的灰尘,本地称“斗格得”,洗头(落扎谢)以示在新年来临前扫去一年的晦气、邪气和洗去自身一年的罪孽,干干净净过新年。12月28日一29日两天寺庙举行格多跳神仪式,当地群众扶老携幼都要到寺庙观看。30日(除夕那天)各家打扫房前屋后,在家准备敬神用的松柏枝祭品(糌粑、茶叶、酥油揉合成“桑糌”;五谷和用白毛线穿连的五色纸幡)。午后,在家里小经堂的神柜上供上专门培育的青苗,(以祈望来年粮食丰收)。老年人从培育的青苗长势和颜色来推断来年粮食的长势、收成等。依次供上“喜马”(用糌粑、酥油、奶渣、糖合成)。蛇蛇肉“卡生”、“麻提”水果以及糖果点心。点上昼夜不断的长命酥油灯,用面粉在厨房的梁柱、墙、门、灶、涂绘“ ”(雍中)“ ”差达等吉祥图案(示永固、长寿、兴旺)。牧区在帐篷主杆上沾上牛、羊毛,抹上酥油,祈望来年人畜兴旺,在新的一年全家人健康吉祥。
初一凌晨,男女主人首先起来,梳洗后,女人背上水桶,水桶上放一哈达,手拿一根藏香和小蛇酥油到河边或井边,争背头水,到沟边或井边首先把香插在用石头垒起放水桶的石台上,再把酥油抹在石板上,把哈达挂在树梢或大石头上,(以示敬水神)然后背水回家。相传新年的第一天争到头水为狮子的奶汁,也有的称之为金水。喝了后能除病驱邪,用柏枝沾着水洒在屋里每个角落,能消灾避祸。男主人在家,首先点燃柏枝和祭品,在家的佛龛敬神,祈求护法神保佑无灾无病家泰平安,然后左右邻舍相约肩搭“松口”(一头装上敬神的糌粑祭品,另一头装上装五谷用的五彩丝线镶边的褡裢带上柏枝和经幡到本村寺院或各处山神、水神烧香拜祭,远则骑马,近刚步行)。去烧香时路上不管遇到本村和外村人都要相互撒糌粑,互祝扎西德勒直至早饭后才回家。初一到初三烧香敬神者,碰见过路人不管认识与否都会向过路行人撒糌粑,当地人认为敬神用的糌粑撒在身上是非常吉利的,没有任何人会生气。早饭全家围坐在一起首先舔“喜玛”每人都用手指撮上一点,向上撒三下祭神然后再食。吃过“喜玛”再食吉祥的酥油人生果。然后在初一这天,全家老小都要起得特别早,不扫地、不出门,食其他食品全家坐在家里看电视或玩其他游戏。忌说病、死、没有等言语,忌打碎东西。初二走访,这样持续到15日以后人们才逐渐转入正常生产。
燃灯节: 藏历10月24日是色拉寺倡建人大慈法王忌辰。25日是黄教祖师宗咯巴圆寂的祭日,为此当地寺院和群众都要从24日开始,皆于窗棂阳台和佛堂内夜点灯数百盏念经祭礼,本地人称之为“意切”“安切”,俗称燃灯节。这两天,全县城乡忌杀生,家家吃“切会”,用稍浸泡过的青稞、小麦舂烂添入小块牛肉、奶渣、人生果煮汤汤喝以示祈祝,但忌食面疙瘩。
格多节: 于藏历12月举行,历时11-13天的念经跳神活动。主要内容为祈求护法神、山神、河神和各方神灵保佑一方百姓家泰平安,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镇恶避邪免除一切灾难。跳神在28-29日两天举行。跳神面具一般为红、黄、黑、白为主。期间所做的供神施鬼的“朵玛”不一。如驱魔抛出的朵玛是用生磨青稞面做成,大的高3-7米,由8人或16人才能抬走,小的用一盘装上,一人就可端走。有的朵玛用青稞面做成身子,顶端安放一个用泥巴做成然后糊上纸涂上颜色的骷髅头,也有做成宫殿形、人形、塔形、梯形,也有上下组合形,可分可合。如“阿玉卡玛”朵玛高7米左右用生青稞面做好后,周围用五色羊毛线缠编成四方、半圆。三角形,还要插满各种鸟禽的羽毛。总之各尽其意,含义深远。藏历28-29日两天,当地群众无论男女老幼都要穿上节日的盛装带上食品成群结队地到寺院观看,非常热闹。跳神的喇嘛们戴上各种护法神、骷髅、魔怪等面具,随着鼓号节拍出场。29日跳完神,喇嘛们要请护法神将作恶多端、地方安宁的邪魔摄于朵玛抛掷在寺外的山沟底。无数支火枪向朵玛齐放,以示镇伏。当地群众非常信奉,认为只要观拜了28、29日的跳神和抛朵马仪式,来观看的人家会消灾避祸,家泰平安,就是上了年纪的人也要人扶着或骑马去看。这天观拜者不仅能见菩萨去敬神,也可以看到护法神,扬善惩恶,都会感到心满意足。解放后,格多节只是时间上缩短了4-5天,跳神用的面具和内容抛掷朵玛仪式都没有大的变动。   
元宵供: 也称酥油花灯会。明成祖永乐七年1409年,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在拉萨创办大召法会,于藏历正月十五日夜,陈列酥油花灯供品以纪念释迦牟尼示观神变降伏邪魔,后形成为藏俗的一大宗教节日。当地格鲁泥寺院于藏历正月三日开始念经发愿祈祷,十五日下午左右展出酥油花。本地群众。机关干部都要到寺院观看酥油花。酥油花有7-8米高。喇嘛们精心的制作和各种色彩线条的搭配,使酥油做成的释加迦牟尼。宗喀巴、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的造型,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真可谓巧夺天工,罕称藏族文化艺术的一绝,使观看的人留连忘返,于酥油花灯前和人海中久久不愿离去。   
迎秋节: 是耍坝子演变而来的。甘孜县群众在藏历7月底,8月15初前后,男女老少多以家庭或单位为主,带上帐篷、炊具和各种食品到野外玩耍,“耍坝子”在秋收前的农闲季节,旭日岭草坝和“团结林”各式帐篷一个挨一个,到处传来欢歌笑语。据载这里从清代起便是甘孜寺聚会地。是僧俗民众过6月15、8月15讲经、跳藏戏的地方,大家聚会在一起念经或看藏戏休息5天或7天。1984年县人民政府根据耍坝子意为农休迎秋、庆丰收之义,决定称为“迎秋节”至今。每年迎秋节,全县各族各界群众盛装打扮,带着帐篷、家具、炊具、被褥、收录机、电视机、照相机和丰盛食品到旭日岭安营扎寨,尽情游玩,草坝、林间、树荫下、河畔上数百顶帐篷七彩缤纷,与秀丽的山川交相辉映。“藏戏”、“谢”、“卓”等民族艺术演出与演员们精湛表演博得观众热烈的掌声。   
另外:甘孜汉族和汉裔家庭都要过清明节,为已故的亲人整修坟墓、烧纸钱、献酒茶借以寄托哀思。机关、部队、学校师生纷纷到烈士陵园举行扫墓活动,为烈士祭忠魂并进行革命传统和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还要过端午节,并按汉族习惯门上挂陈艾、吃粽子、饮雄黄酒以示对屈原的怀念。
社会事业教育事业 甘孜县民族教育事业发展较快,现有初级中1所(分普通部和藏文部),在校学生801人;小学71所,其中:城镇小学3所(一完小、二完小、三完小),乡中心完小21所,重点村小5所,普通村小42所,私立小学3所,在校学生6551人;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249人. 目前, 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1%,在校学生学年巩固率达98.3%,13-15周岁儿童普及率96.8%,小学毕业率为100%.全县现有在职公办教师446人(副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04人,助理职称285人,助理以下职称56人);工人12人,离(退)休教师219人.县教育局先后派45名教师到青海教院、康定师专、省教院等地脱产进修,另有126名教师参加了各种院校的函授学习和成人自学考试,2010年全县小学教师将达到专科水平,中学教师将达到本科或本科以上水平。
根据《四川省民族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精神和本地民族教育的实际,全县大力兴办寄宿制学校,目前,全县有寄宿制学校17所(甘中藏文部、一完小、达通玛区寄宿制、泥柯乡寄宿制、生康乡寄宿制、来玛乡寄宿制、嘎拉乡寄宿制等),在校寄宿制学生3120余名,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开办寄宿制,极大地提高了农牧民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办学效益提高较快,96年基本实现普及初等教育 。去年,荣获全州民族教育目标考核唯一的"一等奖"。
为进一步振兴民族教育,甘孜县的民族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适合农牧区办学的新路子,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职业技术教育(以计算机、缝纫、绘画、藏医、大棚蔬菜栽培等职教课程为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还注重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办学,1995年以来先后创办甲登私立小学、郎扎私立小学、香根私立小学,至今已有在校学生300人。私立小学全部使用全国统编教材,执行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通过教育工作者的艰辛努力,甘孜的教育事业为全县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卫生事业机构:有全民所有制医疗卫生机构24所,其中县属4所、中心卫生院6所、乡卫生院14所;社会办医机构12所,其中事业单位医务室5所、集体单位5所、个体2所。在边远区乡已建村卫生站18个。
人员:有各级各类卫生人员172人,其中: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60人。在卫技人员中副高积称2人、中级职称31人、初级109人、待定18人;具本科学历4人、专科22人、中专132人、中专以下2人。全县每千人拥有卫技人员2.8人,卫技人员人均服务半径为45.7平方公里。
房屋及仪器设备: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业务和生活用房约1.6万平方米。县属医疗单位有万元以上设备25台件,5千元以上设备35台件,千元以上设备50台件,200元以上设备265台件。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