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县
ad
历史沿革 莱西历史悠久,有远至5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痕迹。商、周时期属莱子国。莱子国后被齐国所灭,齐侯灭莱时,于后来周格庄乡筑古城。东周属齐东境即墨地,秦属齐郡东境。公元前164年(西汉),于境内置邹卢县,遗址在今龙水街道办事处古城庄村,隶胶东国。公元37年(东汉),属挺县,隶东莱郡。公元59年,属昌阳县,隶北海国。470年(北魏),移长广县治于今境内沽河街道办事处长清山之东南。596年(隋文帝开皇十六年),在邹卢县治故址置卢乡县。627年(唐太宗贞观元年),撤卢乡县,并入昌阳县,隶莱州。923年到926年(后唐庄宗同光年间),改昌阳县为莱阳县,至宋、金均隶莱州。元朝初隶益都路,后改隶般阳路。明、清隶登州府。
1912年(民国元年),莱阳县隶胶东道。1928年5月废道,莱阳县改隶山东省第八专员公署。1940年5月14日,莱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隶胶东行署。1941年2月14日,莱阳县析出莱东县(始称行署),莱阳县习称莱西县,隶南海专区;10月,莱西县析出莱西南县(始称行署),隶南海专区。1943年8月,莱西县改隶西海专区。1944年11月,隶南海专区。1950年3月12日,莱西与莱西南两县合并,称莱西县;6月1日,改隶莱阳专区。1958年10月17日,莱西与莱阳两县合并,称莱阳县。1961年10月5日,莱西与莱阳两县分治,均隶烟台地区。1983年10月,莱西县由烟台地区划归青岛市。1988年,被国务院定为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县,后撤县为市。大事年表古代年表 公元前567年,齐灭莱子国,于今周格庄乡良种场处建古城。
公元前164年,于古城设邹卢县治,本境属之。
923~926年,后唐庄宗为避其祖讳国昌,改昌阳县为莱阳县,仍隶莱州。
1582年,初修《莱阳县志》成。
1672年,续修《莱阳县志》,1678年成。
1767年,姜山设二衙,县丞总理县西南乡事宜。近代年表 1908年,在义谭店创办“卢西两等小学”。现代年表 1927年12月,胶东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前保驾山村)成立。
1933年12月,国民党莱阳县政府呈请省政府重修《莱阳县志》。
10月,国民党莱阳县政府撤销区公所、联庄会,设立乡农学校20所。
1938年1月,莱阳县“民先”代表会议在孙受小学召开,成立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莱阳县队部。
3月16日,花园头阻击战打响。
3月17日,中共莱阳党组织发动村民在夏格庄镇渭田村阻击日本侵略军。
6月24日,国民党南岚乡校查封马连庄小学。
12月3日,日军侵占莱阳城。6日,伪莱阳县政府成立。
1938年,国民党山东省第十一联合中学第二分校于姜山镇泽口村建立。
1940年5月14日,莱阳县抗日民主政府在马连庄乡北山口村成立。
冬,日本侵略军在马连庄乡西军寨村放毒瓦斯弹。
1941年1月,日军侵占日庄。
2月14日,原莱阳县划为莱西、莱东(始设莱东行署)两县。
10月,莱西县析出莱西南县(始称行署)。
1942年2月,中共莱西南县工委由黄同村迁驻莱西南县的李家崮一带。
5月,马连庄区的长工、短工罢工、罢市,迫使地主给雇工增加五分之一的工资。
7月,中共莱西南县委成立。同月,莱西南县行署在河里套成立。
1943年3月19日,顽军赵保原所属王子绍部于河头店镇小河源村设据点。
4月5日,日军侵占南墅,建立“南墅矿山”,掠夺石墨。
1944年2月18日,八路军五旅十三团在莱西县独立营和北海军分区独立团的配合下,拔除王子绍部盘踞的小河源据点。
1945年2月13日,莱西县独立营配合八路军五旅十三、十四团攻克大河源据点,王子绍率残部逃窜。
8月,莱西县抗日民主政府接管南墅矿山。
9月9日,莱西县抗日民主政府改称莱西县民主政府。
10月,南海中学在莱西南县院上村建立。
12月,胶东行署西海区采矿办事处接收南墅矿山。
1946年夏,中共莱西县委、县政府移驻河头店镇松旺庄村。
10月,莱西县土地改革全面展开。
1946年,莱西、莱西南县组织担架队、牲口等支援掖县粉子山等战役。
1947年4月,莱西县从各区调担架、民工,支援孟良崮战役。
7月26日,匪首牟云山在今莱阳市的北马庄被处决。
7月,中共莱西、莱西南县委分别在南岚和王璧村召开土改复查会议。
9月,还乡团窜回莱西、莱西南县,残害干部群众3837名。
10月15日,华东野战兵团攻克夏格庄国民党据点,歼敌2300多名。
10月27日,莱西县警卫营收复水沟头。
12月8日,华东军区第二纵队于水沟头、凤凰顶阻击由青岛增援莱阳城的国民党军整编六十四师,歼敌军1000多名。
12月13日,莱阳城解放。
1948年5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莱西县委员会成立,莱西县青年救国会撤销。
11月,莱西县与莱西南县子弟兵团支援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
11~12月,莱西南县与莱西县又组织支前民工,支援淮海战役。当代年表 1949年3月,郭沫若、柳亚子、黄炎培等著名民主人士路经境内,中共胶东区委在周格庄乡三里庄村召开欢迎大会。
5月20日,中共莱西县委、县民主政府迁驻水沟头村。
8月21日,水沟头村改称水集镇。
1950年2月9日,中共莱西、莱西南县委分别召开党员代表会议,布置生产救灾工作。
3月12日,莱西、莱西南两县合并,称莱西县,中共莱西县委、莱西县民主政府成立。
4月20日,莱西县的店埠、河套和夏格庄三个区,组织疏理五沽河河道。
4月28日,莱西县县直机关整编工作开始,5月3日结束,县政府人员由141人减到60人。
4月,南海中学迁到义谭店村,更名为山东省立莱西中学。
6月1日,莱西县改属莱阳专区。
8月,莱西县民主政府改称莱西县人民政府。
10月9日,中共莱西县委发布《关于结束土地改革工作的决定》。
11月,全县开展严厉镇压反革命分子的运动。
1951年3月,莱西县兴办联合供销合作社29处,村办供销合作社190处,入股社员共58721户。
5月1日,莱西县各区召开镇压反革命分子大会,此次运动共镇压反革命分子100多名。
1952年1月,莱西县“三反”、“五反”运动先后开始。
2月19日,莱西县撤销7、12、16、18区和水集镇,全县划为18个区,设176个乡。
3月,莱阳专区第二速成师范学校在莱西县院上村建立。
1953年8月4日大沽河水漫溢,境内受灾严重。
9月,莱西县调民工参加修筑蓝烟铁路境内段。
11月27日,莱西县召开首届人民体育运动会。
1954年6月,莱阳专区在北墅建立石墨厂。
1955年7月3日,大沽河、小沽河、潴河河堤8处决口。
7月31日,莱西县革命烈士陵园建成。
9月29日,莱西县扩建农业生产合作社901个,新建农业生产合作社612个。
1956年2月,重新调整莱阳县与莱西县区划,调整后,莱西县划为11个区、设123个乡、1个镇。
4月14日,中共莱西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5月1日,莱西县有线广播开始播音。
5月7日,莱西县开展“肃反”运动,到1957年下半年结束,共定案处理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坏分子51名。
7月1日,通过莱西境内的蓝烟铁路全线通车。
10月10日,莱西县改划为8个区,设38个乡、1个镇。
12月19日,莱西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莱西县人民政府改称莱西县人民委员会。
1957年2月,全县有高级农业合作社655个。
8月1日,中共莱西县委召开县、乡、村三级干部会议,开展“大鸣大放”。
1958年5月,莱西县撤区,改划为27个乡和1个镇。
9月5~15日,全县成立22个人民公社。
10月17日,莱西、莱阳两县合并,称莱阳县,县委、县人民委员会驻莱阳城。
10月,莱阳县调集民工修建产芝水库,1959年9月竣工。
12月,原莱西县境内的22个人民公社合并为12个。
1959年2月,莱阳县的各行政村改称生产大队。
3月中旬,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在望城建立。
12月24日,莱阳县在夏格庄建“五四”农场。
1960年1月,国民经济严重困难,机关、厂矿职工降低粮食供应标准,社员口粮不足。
9月,莱阳县下放261名干部。
10月,对企业进行调整,到1962年,精减职工10630名。
1960年,堤湾水库建成。
1960年,莱阳县设立县志编纂机构。到翌年3月,因国民经济严重困难而中辍。
1961年春,饥荒严重,县境内人口死亡率达34.3%,党和各级政府积极组织救灾工作。8月,灾荒基本度过。
10月5日,莱西县由莱阳县析出,县委、县人委驻水集,翌年1月1日正式办公。
1962年3月中旬,莱西县精减职工421名,下放到农村。
5月10日,莱西县由11个人民公社调整为16个。
7月19 日,中共莱西县委为在“反右倾”运动中被错误批判的党员、干部甄别、平反。
12月8日,莱西县再次下放国家职工2429名到农村。
1963年2月,莱西县由16个人民公社调整为21个。
1964年2月,全县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简称小“四清”,即清工分、清帐目、清财务和清仓库。
12月16日,全县干部到烟台地委开会,进行以“清政治、清思想、清组织、清经济”(简称“四清”)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965年2月21日,中共莱西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即二十三条)。
5月,莱西县首次接收青岛市知识青年到农村插队安家落户。
1966年6月10日,中共莱西县委发出《关于开展文化大革命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
6月下旬,中共莱西县委派出工作组,进驻第一、二、三、四、八中学,进行“文化大革命”试点。
8月12日后,“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在全县展开。
12月15日,全县各行各业职工纷纷成立“造反”组织,工厂停工停产,大部分基层党、政组织被冲击,陷于瘫痪。多数领导干部遭批斗、游街。
1967年3月2日,“莱西县革命委员会” 建立。
1968年1月25日,进驻莱西县的人民解放军,对县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实行“军管”。
10月,莱西县革命委员会在产芝水库管理局建立“五七干校”,县直机关干部开始轮流到干校进行学习。
1969年8月2日,各生产大队建医疗室,实行“合作医疗”制度。
1969年,莱西县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初中、高中均实行“二年制”。
1970年2月,莱西县开展“一打三反”运动。
1971年1月10日,中共莱西县委恢复。
10月,莱西县化肥厂建成投产。
冬,莱西县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不分昼夜地突击整地改土、兴修水利。
1972年3月11日,从南墅人民公社析出河里吴家人民公社,莱西县共22个人民公社。
9月,莱西县磷肥厂、石墨制品厂建成投产。
1973年1月6日,中共莱西县委为在“清队”、“整党”、“整团”时被乱批乱斗的10677人落实了政策。
5月30日,莱西县撤销“公安机关军事管制小组”,恢复莱西县公安局、莱西县人民法院。
1974年,北墅水库建成。
1975年3月,莱西县师范学校开始筹办。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莱西各界举行悼念活动。
12月20日,莱西县发电厂6000千瓦发电机组试车成功。
1977年11月,大、中专学校恢复招生,全县被录取大专生71名、中专生102名、技工学校学生37名。 12月,水集二村小学被山东省教育厅定为省重点小学。
12月,莱西县在水集以东开挖潴河新河道,旧河道两端截堵形成月湖。
1979年2月2日,中共莱西县委贯彻落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
9月,山东省南墅石墨矿生产的“工矿牌”高碳石墨,经国家质量奖审定委员会批准,荣获银质奖章。
1980年1月5日,山东省体委在莱西县召开体育工作座谈会并检查工作。
1980年,插队安家落户的知识青年中有1446名应征入伍、升学或就工,有2497名回家原地安置工作,对306名已在农村结婚的,由县统一招收为国家正式职工。
1981年3月27日,莱西县人民政府发布《对农业机械实行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责任制》的意见。
8月3日,中共莱西县委传达贯彻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9月,全县连续干旱,境内河流皆枯竭。
1982年1月6日,水集人民公社改称水集镇。
1月13日,莱西县人民政府对133个重名的生产大队更改名称,自此,全县无重名的生产大队。
8月14日,莱西县开始实行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
1983年1月3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莱西县委员会成立。
2月,莱西县县属工业企业实行厂长承包责任制。
5月22日,莱西县国营企业实行利改税制。
6月4日,莱西县县志编纂委员会成立。
10月1日,莱西县由烟台地区划属青岛市。
10月,国家林业部授予莱西县“平原绿化先进县”称号。
11月1日,莱西县产芝水库为青岛应急供水工程动工,翌年5月1日竣工。
12月31日, 共青团莱西县委被中央绿化委员会命名为“全国绿化先进单位”。
1984年4月26日,莱西县改人民公社建置为乡镇建置。
5月6日,中共莱西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1984)1号文件,延长农民土地承包期限,发展“专业户”、“重点户”。
7月15日,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陆懋曾、姜春云来莱西县视察第一农业技术中学和莱西第一中学。
7月19日,莱西县首次地方志编纂工作会议在新卢昌宾馆召开。
1985年5月17日,莱西县县级党政群部门进行机构改革。
6月,广西电影制片厂到莱西县拍摄《酸辣姻缘》影片。
8月19日,莱西县遭第九号台风袭击,破坏严重。
1986年4月27日,莱西县人民政府决定:大沽河(含产芝水库)、潴河(含高格庄水?)、大沽河林场、大青山林场和月湖公园为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重点保护区。
5月20日,山东省科技成果转让洽谈会在莱西县召开。
9月9日,莱西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作出《关于加强地方志工作的决议》。
9月,莱西县制药厂引进活性干酵母生产技术,投产成功。实施了国家科委在莱西县的第一个“星火计划”项目。
11月28日,中共山东省委书记梁步庭到莱西县视察工作。
12月5日,山东省省长李昌安到莱西县视察工作。
1986年,莱西县县属工业企业开始实行厂长负责制,商业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1987年4月27日,莱西县电视转播台电视塔落成。
6月26日,第六届全运会航海模型预选赛在莱西县月湖公园举行。
7月17日,莱西县与加拿大北美钾肥研究所所长普雷蒂母博士、驻香港中国项目部长都德博士、驻新加坡办事处负责人尤斯库尔博士,就加拿大在莱西进行花生配方施肥会谈达成协议。
10月1日,莱西县青岛黄海啤酒厂建成投产,后改称青岛星岛啤酒厂。
10月5日,莱西县人民政府公布《莱西县乡镇企业环境保护管理暂行规定》。
11月13日,莱西县文化局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北京联合举办《莱西民间美术展览》。
11月17日,中共莱西县委、县政府与乡镇机关的传真通信开通。
1988年3月18日,莱西县被国务院定为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县。
4月7日,中共莱西县委、县政府召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会议,表彰1987年度获省、市、县文明单位和文明村庄标兵。
5月3日,莱西县青岛黄海葡萄酒厂生产的“崂山道饮”被国家体委定为1988年10月举行的丝绸之路国际汽车拉力赛专用饮料。
5月28日,中共莱西县委、县政府召开《莱西县志》志稿审定会,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姜春云,省委常委崔惟琳和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郭松年等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并讲了话。
7月27日,国家交通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交通厅(局)有关负责人一行,来莱西参观城区交通建设。
7月30日,美国、荷兰、南非、澳大利亚和象牙海岸五国专家、教授到莱西考察花生生产。
8月1日,莱西县被国家民政部确定为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点联系县。
9月1日,青岛广播电视大学莱西分校成立。
9月,莱西县人民政府颁发《公费医疗管理暂行规定》。
10月25日,莱西县首次举办劳务市场,686名待业青年得到安置。
12月6日,莱西县热电厂建成并开始发电。
12月26日,在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上,院上青岛软罐头厂、孙受青岛果品加工厂、水集镇修造厂的产品分获金银铜牌奖。
12月31日,《莱西县志》纂成。
1989年4月1日,县委、县政府从本县实际出发,提出《关于一九九八年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要点》,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26日,南岚、马连庄、河头店、南墅、唐家庄等乡镇97个村遭受雹灾。5月8日,周格庄、韶存庄、南岚、河头店等乡镇83个村遭受雹灾。经济损失2471.5万元。
5月,全县人民认真学习李鹏总理制止动乱的重要讲话。
11月5~8日,省委、省政府在莱西县召开全省村级建设工作座谈会,莱西村级建设新思路得到广泛论证和充分肯定。
1990年6月14日,青岛市市长俞正声到莱西县视察旱薄田开发和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6月,省人大主任李振到莱西县视察村级建设和人大工作。
8月,全国村级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在莱西县召开。
8月,莱西被评为全国粮油生产先进县。
9月19日,亚运火炬传到莱西。
9月26日,莱西被国家民政部确定为全国村民自治示范县。
10月15日,莱西县与湖南省双峰县结成友好县。
10月,县委、县政府举办首届“中国莱西山楂节”。
11月25日,烟青一级公路莱西段竣工试通车。
12月24日,莱西与吉林省汪清县结为友好县。
12月,国务院正式下文,批准莱西县撤县设市。
1990年,水集镇在全省首届百乡镇双文明建设竞赛中获“文明乡镇”称号。
1991年2月,完成撤县设市工作,正式办公。行政区划 1941年2月,莱阳县析出莱东县后,莱阳县(习称莱西县)辖原莱阳县的第五、六、七、九、十区。1945年8月,莱阳县辖12个区,莱西南县辖10个区。
建国以后,莱西行政区划变动较大。1950年莱西、莱西南两县合并后,莱西县共设22个区、1个镇,辖836个行政村。1952年2月,全县改划为18个区,设176个乡。1955年10月,全县一至十八区分别改名为萌山区、芝山区、马连庄区、谭格庄区、沽河区、潴河区、绕岭区、双山区、夏格庄区、店埠区、花园区、毛埠区、白石山区、福山区、水集区、长院区、岚峰区、孙受区。1956年2月,莱西县将谭格庄区、河头店区、潴河区的72个村划属莱阳县;莱阳县将姜山镇及垛埠等14个乡共67个村划归莱西县;调整后,莱西县划为11个区,123个乡、l个镇,832个行政村;10月,全县改划为萌山、马连庄、福山、水集、店埠、花园、夏格庄和姜山等8个区,38个乡、1个镇。1958年5月,撤区,全县划为狼埠等27个乡和水集镇;9月,撤销乡镇,成立水集、周格庄、南岚、马连庄、唐家庄、南墅、河里吴家、院里、日庄、李格庄、牛溪埠、庄扶、武备、院上、店埠、朴木、夏格庄、姜山、绕岭、三都河、孙受和望城22个人民公社。1958年10月17日,莱西、莱阳两县合并。1959年春,村改称生产大队,莱阳县合并为23个人民公社,其中莱西境内11个。
1961年10月5日,莱西县与莱阳县分治,莱西县辖河头店、马连庄、南墅、日庄、院上、店埠、孙受、夏格庄、姜山、牛溪埠和水集11个人民公社。至1972年3月11日,增设周格庄、南岚、唐家庄、河里吴家、院里、韶存庄、武备、朴木、李权庄、绕岭和望城等11个人民公社,至此,全县共有22个人民公社,共辖858个生产大队(计3601个生产小队)。1984年4月25日,改人民公社为乡镇,改生产大队为村,全县设14个乡、8个镇、860个行政村(为839个自然村)。
1993年10月至1998年1月,全市14个乡先后撤乡设镇,1994年10月,滨河路街道办事处成立。1999年1月,水集、望城撤镇设街道办事处。2001年2月,莱西市撤并了6个镇和滨河路街道办事处,周格庄、韶存庄撤镇设街道办事处,全市共12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2003年6月牛溪埠撤镇设沽河街道办事处,周格庄、韶存庄街道办事处分别更名为龙水街道办事处、梅花山街道办事处,全市共有11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自然环境自然地理 莱西地形总趋势是北高南低。北部为低山丘陵,中部为缓岗平原,南部为碟形洼地。地势由西北边境向南逐步降低,过蓝烟铁路后逐步向西南倾斜。地貌类型可分为低山、丘陵、平原、洼地4种。其中,低山占总面积的2.4%,丘陵占42.4%,平原占40.6%,洼地占14.6%。
境内北部蜿蜒起伏的低山小岭纵横交织。主要山脉有4支:西部宫山脉,由平度市入境,山势最高;中部芝山脉,由招远市入境,除南墅镇北部群山集聚外,于大沽河、小沽河之间蜿蜒南下,经马连庄、南墅、日庄、武备、沽河等镇、街道,形成一纵贯北半市的隆脊,有白石山、福山、疾驹山、岘山、大架山、长院山等;东北部夭山脉,由招远市入境,向西南转向西延伸,于大沽河东形成一隆起,有莲花山、垛山、大埠顶、重青山、马银山等;东部为由莱阳市入境的铎山余脉,有萝卜山、凤凰山等。境内最高海拔427.8米,为南墅镇与平度市交界处的周家大山;最低海拔26米,位于店埠镇鲍家庄一带。
境内大小河流共61条,主属大沽河水系。大沽河纵贯市中部南流,小沽河沿市西境南流,洙河沿市东部南流,五沽河沿市南境西流。洙河、小沽河、五沽河分别于水集街道北张家庄村西南、院上镇大里村前、店埠镇韩家汇村西汇入大沽河,然后南流注入胶州湾。气候类型 境内气候为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比较明显。空气湿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季雨少、风大、多干旱;夏季高温多雨、湿度大;秋季多晴干旱;冬季漫长干冷。年平均气温11.7℃,极端最高气温38.2℃(2002年7月15日),极端最低气温-21.1℃(1981年1月27日)。全年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5.3℃;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3.3℃。降水量年平均为635.8毫米,降水最多为1420.4毫米(1964年);最少仅377.0毫米(1981年)。一日最大降水量为162.2毫米(1994年6月29日)。主要风向为东南风和西北风,东南风出现在4月到8月,西北风出现在9月到翌年3月,年平均风速为3.6米/秒。日平均气压为1007.6百帕。年平均日照时数2656.0小时,年平均蒸发量为1423.5毫米。历年初霜出现日期为10月18日,最早为10月2日,最晚为11月2日;终霜结束日期为4月18日,最早为3月30日,最晚为5月14日,无霜期183天。最大冻土深度为51厘米(1968年2月),共有3天。自然资源 建国后,境内建有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3座,小〈一〉型水库4座,小〈二〉型水库49座,塘坝447座,机电井1万多眼,总库容5.12亿立方米,兴利库容2.16亿立方米。
境内已发现的各类矿产资源中,探明储量的有19种,以非金属矿为主。其中,金属矿产有铁、钛、金3种,稀土矿产1种,以及伴生铌、伴生钽2种矿产;非金属矿产有重晶石、钾长石、石墨、大理石、沸石、珍珠岩、膨润土、透辉岩、安山岩、砖瓦用粘土、伴生硫铁矿11种;水气矿产有矿泉水和地下水2种。优势矿种为石墨、沸石、透辉岩、金。已发现各类矿产地107处。其中,大型矿床4处,中型矿床4处,小型矿床20处,矿点和矿化点79处。
动物资源除饲养的奶牛、肉牛、生猪、肉羊、鸡、鸭、鹅、兔外,还有丰富的野生动物,其中林中鸟类15目40科136种,占青岛地区鸟类资源种类的45.9%,野生动物18种,陆栖、两栖爬行动物22种,森林昆虫298种,隶属14目102科。植物有树木种类和品系58科250余种,国家级古树名木65株,用于园林绿化的主要花木113种,草木花卉、宿根花卉101种。还有山枣树等野生植物;有木本药用植物26种,草本药用植物63种。节日风俗春节 俗称“过年”,古时称“元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称“春节”,时间为农历正月初一。这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莱西的习惯是以农历腊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为“春节”。为欢庆春节,人们从腊月就开始碾米磨面,购做新衣。腊月初八称“腊八”节。境内民间此日早饭用黄米、白米、红小豆、栗子、枣等八种食物熬粥,称“腊八粥”。家家大扫除,为农家一年一度的讲卫生日。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又称“辞灶”。此日晚饭煮面条,并祭祀灶神,燃放鞭炮。辞灶后,春节气氛更浓。腊月三十日,家家贴春联、过门钱、窗屏、糊新窗纸、挂年画。傍晚,男人们拿着香纸,前往宗庙(祖茔)招请列宗列祖来家过年,叫做“请神”。午正(子夜)伊始,鞭炮齐鸣,叫做“发子”,意为旧的一年过去,新的一年开始。之后,合家吃辞旧迎新饺子。之后,晚辈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受拜后向晚辈赏钱,称“守岁钱”或“压岁钱”。初一晨起,同宗邻里之间互相登门拜祝,叫“拜年”。初二下午(也有初三晨)柱香奠爵,拿着香纸到宗庙(或大路口)焚烧,放鞭炮送祖宗回归,称“送神”,又叫“送年”。 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称“元宵节”,也叫做“上元节”、“灯节”。莱西县民间此日家家用豆面制作或用生萝卜、生地瓜刻制鸡、狗、龙、猪等十二生肖灯,注入食油或插蜡烛,黄昏后点燃。1983年,莱西县始举办元宵灯会,在烟台路和威海中路东段设灯市,灯上多书一谜语,谓之“灯谜”。
清明节 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为春祭日,古人从这一天开始,3天不生火做饭。此日晨,到祖茔上坟,并给祖坟添新土。此节有吃鲜鱼、鸡蛋、大葱、面燕、粽子和荡秋千等习俗。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又称“端阳”或“五月节”。旧时,此节家家吃粽子。该俗境内南半部至今犹存。人们凌晨到野外“拉露水”、采药草,并把香艾插在门窗上方;小孩手腕、脚踝、脖颈上均系五色彩线(五束线),青年男女在腰上带香荷包,意为“宜夏避恶”。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仲秋节”,是民间仅次于春节的传统节日。古代就有拜月、赏月之风,此日全家团圆,邻里、亲朋间以月饼相馈送,取团圆之意。建国以来,人们对仲秋节越来越重视,把月饼视为团圆丰收的象征。月饼的制作也越来越讲究,其料有肉类、果仁、豆沙、枣泥等,多饰以月宫蟾兔和花边图案,皮面精细,馅多而香甜,包装精美,用以敬长辈和亲友,表示节日的祝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莱西县新增加的节日有元旦、“三八”国际妇女节、植树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八一”建军节、教师节、国庆节等。每逢节日,全县党政机关、学校等均组织相应的庆祝、娱乐活动。生活习俗饮食 民国时期,境内人民以谷、麦、豆类、地瓜及各种小杂粮为主食。贫穷人家,一般年景,农忙时一日三餐,冬闲时两餐。以地瓜(或瓜干)为主食,兼食杂粮。多将杂粮或瓜干磨成粉,做成饼子,或熬稀饭。也有用瓜干面烙饼、包包子的。遇上荒年,贫穷人家多用杂粮面或瓜干面拌上野菜、树叶,做成菜团吃。也用野菜做渣(又名小豆腐)吃。至于细粮,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细粮逐年增多。特别是1982年以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民生活迅速提高,大多以小麦为主食,花样越来越多,如馍馍、面条、包子、饺子等已成了家常便饭。建国以来,副食品逐步增加,种类也渐多,普通农家亦开始讲究花样口味;蔬菜常年不断,鱼肉禽蛋在农民餐桌上也不鲜见。民国时期,境内只有泽口和水沟头几家私营酒厂,而且只有普通白酒和黄酒。农户有的用地瓜酿酒,质量低劣。穷苦人缺吃少穿,很少喝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酒类繁多,各种啤酒、香槟、果酒、白酒、汽水、果露应有尽有。莱西人民素以好客著称,建国以前,即使贫困人家,招待客人也尽力备上酒菜、面饭,让客人酒足饭饱。建国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宴客越来越讲究,一般有菜、有汤、有酒。喜庆宴客,鸡、肉、海味必备,烟酒糖茶均有。宴客时,头鸡、二笋、三大肉、四凉菜,最后鱼扫席。单席则摆八盘或十二盘;双席则摆十六盘或二十四盘。席上,先喝茶水,吃糕点;酒至半席要吃隔席饺子,间歇一段时间再继续进行。但境内各方上菜顺序先后有异。
服饰 清代,富人家春秋季多戴红顶瓜皮帽,穿丝绸或细布长衫,外罩马褂,脚穿夫子梁鞋。冬天多戴瓜皮帽或毡帽,穿棉袍,外罩马褂,足蹬皮靴或毡鞋。青少年女子,平时多戴花、簪、耳环等头饰,穿彩色直领右襟镶边短袄,系红色或绿色裙,脚穿绣花弓鞋,手戴玉镯。老年妇女多戴老婆帽(姑姑帽),穿青布或蓝布宽袖大襟褂子,大腰裤子,系裤脚宽带子,着青布弓鞋。一般人家,春秋两季多穿粗布对襟短褂,大腰裤子,硬纳底布鞋。老年平民还系扎裤脚带子,腰捆褡包带子。女子的服饰与富家差别不大,只在质料和色泽上有别。穷苦人家,冬季多穿不上棉袄、棉裤,夏天男人多光背。解放后,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着的质地、款式和花色也越来越讲究。春秋季节,男式单帽初为八角式军帽,后为解放帽、鸭舌帽等。质料则有细布、呢料、化学纤维等。色泽以蓝色、草绿色、灰色、黑色等多见。冬天戴的男式帽有毡绒棉帽、雷锋帽、皮帽直至针织绒帽。男女皆穿制服,内衬线衣、绒衣或毛衣。男式制服有青年服、中山服、国防服等。20世纪80年代兴起西服、皮卡克等。冬装有棉衣、小大衣、风雪大衣、皮大衣、呢料大衣。女装有列宁服、尖领制服、翻领制服、飞燕上衣、连衣裙、百榴裙、风雪衣、港衫、西服、羽绒面包服及各式呢料服。下衣则由肥腿裤到鸡腿裤、筒裤、喇叭裤、牛仔裤等。质料由细布发展到针织、化学纤维、毛料或呢子。鞋子夏天有皮凉鞋和塑料凉鞋;春秋季有布鞋、胶鞋、皮鞋;冬天有毡鞋、棉鞋、毡窝、大头鞋等;雨天则有胶料雨鞋和长筒水靴等;青年妇女多穿高跟鞋,其花样繁多。手表已成为男女青年的必备品,有的女青年戴耳环或戒指。
蓄发 清初,颁布剃发令,男子剪去前半部分头发,后半部分蓄发垂辫。女子全发蓄辫,至出嫁时则束发髻,俗称“挽髻”。民国时期,男子多剃光头,俗称“和尚头”。好标新立异的乡绅、公职人员及商人留分头,青少年女子蓄独辫或双辫,老年妇女仍束发髻。1945年到建国初期,发型多种多样,男子多留分头、小平头、大平头、一边倒和光头。青年女子剪去辫子,蓄齐肩发或扎两只“羊角刷子”,已婚女子多蓄齐肩发,老年妇女仍束发髻。1958年,城镇有少数妇女烫发。1980年以来,发型种类渐多。青少年男子多蓄“运动式”、“游泳式”、“青年式”、“拢式”发型,少数蓄女子发型。青年女子多蓄“披肩式”、“波浪式”、“爆炸式”等发型。少年儿童一般男留平头、女扎小“丫”或梳双小辫。老年人,男喜留平头或剃光头,女束发髻或蓄齐肩发。
居住 解放前,豪绅地主住房多为四合院青瓦房,錾石凿料,磨砖对缝,青砖山墙,石灰浆醮檐墙,雕梁画柱,大门楼,花窗。有客厅、厨房、餐室、寝室、仓库等。较富裕之家多建四合院或三合院式的海青房,其特点是:石基、砖山、砖压橛、草披屋顶、砖挡梢、七檩或九檩房架、木板门、十三棂窗。一般是正、倒屋各四间或五间,东西厢房各两间或三间。倒屋有一间做“过道”。在院内迎门处立一“照壁”。照壁正面写一大“福”字。在犯“路冲”的屋墙上或刻“太公在此”,或刻“吉星高照”、“泰山石敢当”等,以示逢凶化吉。正屋正间左右设两灶。留有后窗。正间的东西邻间有土炕,作为寝室。厢房一般为磨房和牲畜房。院内东侧或西侧建有猪圈。一般人家只有一正一厢,或一正一厦的草房。碎石基,土坯墙,七檩骨架,九棂窗。正屋多为一明两暗或一明三暗。贫苦人家多是一明两暗的泥土小草房,五檩骨架,小门小窗,狭矮黑暗。一般人家建房,习惯连排、伙山、伙院墙,邻里间互相依靠,节约材料。农业合作化后,建房式样逐渐变革,并越来越讲究。农村建房开始统一规划,多为正房四间,一明三暗,厢房三间。正房一般都是砌四层行石地基,红砖墙壁,红瓦苫顶,九檩或十一檩骨架,十三或十五棂窗,木板正间门,高大宽敞。院墙砖石到顶。黑漆大门,可以自由进出手推车。后来又兴起了正房五间,木板门改为镶玻璃门,木棂窗改为玻璃窗。20世纪80年代起,农村建房一般正房五间。天棚以木板钉、白灰抹为多,个别户为塑料天花板,高高的院墙,黑大门,有的可以进出汽车、马车;迎门多修釉彩照壁,有的农户建二层楼房。住宿一般是一代人一室,有的睡热炕,有的睡床;或冬睡炕,夏睡床;或老年人睡炕,年轻人睡床。80年代,逐步安装了电灯。农户室内,除了座钟、收音机外,又开始添置电视机、录音机、电风扇等电器设备。礼仪习俗婚姻 封建婚姻,男娶女嫁,要遵“父母之命”,听“媒妁之言”,订亲,俗称“讨媒柬”。临迎娶前,男方要“送日子”。迎娶日,男方要备彩轿,前往迎亲。迎娶到家,夫妻举行拜天地、入洞房、坐时辰、喝合婚酒等仪式。封建婚姻陋习很多,集中表现为包办和买卖。那时,女方必须索要彩礼,不少贫苦人家因拿不起彩礼,终生不能娶妻。女子出嫁要陪送全套嫁妆,贫寒之家多有为嫁女变卖家产的,有些无力婚嫁的人家,只好找与己景况相同的人家或互换成亲。也有的人家,因负了债,将女儿卖给人家为妻妾。而富豪人家则买贫寒人家女孩为婢妾。婢和妾地位低下,倍受虐待,还有的贫寒人家,因无力扶养子女,央媒撮合,把幼女提前送与婆家抚养,叫做“童养媳”。此外,还有抢亲、娃娃亲和指腹为婚等封建婚姻陋习。丈夫死后,妻子称寡妇,不准再嫁。提倡从一而终。不少妇女年青丧夫,守节到老,称为“节妇”。有的未结婚而夫死,也要守节终生。更有甚者,夫死后自杀殉葬,称“烈妇”。有的未结婚而夫死也自杀殉葬,称“烈女”。据1935年《莱阳县志》记载,民国二十多年间,莱阳县有节妇164名,其中,烈妇14名、烈女4名,有的婆媳三代守寡守节。1940年,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提倡婚姻自主。1950年5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废除了封建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主,一夫一妻制,规定男20岁、女18岁始可结婚。童养媳、娃娃亲、蓄婢纳妾等封建陋习根绝;寡妇改嫁受到法律保护,并得到社会的同情和支持。男女双方到户口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书。同时大力提倡喜事新办。多以“五一”、“国庆”、“元旦”等节日为婚期。婚礼仪式一改旧时陋习,采取亲友祝贺的方式。有些男女青年旅游结婚。近几年又兴起了女娶男(娶女婿)的新风,男方嫁到女方家,成为女方家庭中的一员,从而为有女无子的人家解除了后顾之忧,推动了“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发展。1970年后,在婚姻问题上的阔气风、索要彩礼风渐盛。先是男方要置办全套家具,继之,家具要增添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等,索要现金价码也不断增高,有“几转几响几不动”之说。进入80年代,除高档家具外,增加了电视机、录音机、电冰箱、洗衣机之类家用电器。农村则必须有4间新房,结婚时用小汽车迎送,大摆宴席,几十人、上百人吃喝。一般结婚需耗资数千元,多者上万元。政府虽大力提倡喜事新办,反对铺张浪费,但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此风仍盛。
生育 生育子女,俗称“添喜”。婴儿降生后,让其头枕书本睡,预祝长大了读书好学;让其穿毛边布衫,称“给送生娘娘戴孝”。由其父或祖父携雌雄鸡各一只,向其外祖父家报喜。生男,在雄鸡腿上(或翅膀上)系红布;生女,在雌鸡腿上系红布。其外祖父家则烙饼一张,将煮熟的鸡蛋染成红皮,装于预做的儿童枕头套里,让报喜人带回,分而食之,预示全家人亲孩子。一般在前三日内,凡与喜主有人情来往的邻居,都带着鸡蛋、馍馍、糕点、米面等物,登门祝贺,谓之“送米”。婴儿降生第三天上,俗称过“三日儿”,要剪头。剪头后,始枕外祖父家带来的枕头,并在房檐下插桃树枝(驱邪灾)一块,上用红线系着铜钱、枣、栗(意为早立)、葱、蒜(预示聪明)等。中午宴请同宗近房长辈吃喜面(面条),并向送米的邻居分送喜面。婴儿降生第六天上(也有第五天的),称做“小满月”,外祖父家男女长辈一般都要来送米,携带为婴儿制作的被、袄、尿布、糠布袋等。并带鸡蛋、米面、馍馍等,喜主设宴款待。婴儿降生第十二天上,称做“大满月”。晚上需写满月疏文;谢送子娘娘(此俗今已绝)。婴儿降生第九十九天(一般是女孩)或一百零三天上(一般是男孩)要过“百岁”。这天,其外祖父家及亲友要带衣裤、帽子、鞋袜及长命锁等前来祝贺。俗有“姑姑的裤子姨姨的袄,舅母的花鞋满街跑;舅舅送把长命锁,老爷的帽子戴到老”之说。外祖父家还要带面做的“长穗”(意为长命百岁)、“圈”(意为圈住)。生男必做“老虎”,意为男孩长得虎势;生女必做“燕子”,意为女孩长得灵巧。婴儿满周岁日,外祖父家要来“赶生日”,携带面做的“长穗”、“圈”和一个圆饼。送米以鸡蛋为主,意在帮助产妇补养身体。“送米”习俗原为邻里之间互相帮助。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亲友“送米”花样越来越多,礼品越来越贵重,喜主设宴派头也越来越大。
寿辰 境内世俗,人逢过生日,一般早晨喝面条,午吃干饭(米饭),晚上吃包子。五十岁以后的生日,为“寿辰日”。人到六十、七十、八十、九十岁以上的寿辰,为“庆寿日”。这天,子女亲友要敬送寿帐、寿联、寿屏,上写“寿似南山”、“福如北海”等祝词;也有赠送寿画的,画着寿星(南极仙翁)、松柏、仙鹤、寿桃等。一般农民不庆寿,只改善生活。近几年过生日、庆寿习俗盛行。亲友送寿糕、寿桃、寿面、寿酒、糖果、鱼肉等。主人则设盛宴招待宾客,吃“长寿面”、喝“长寿酒”。生辰日忌喝粘粥,俗有“喝了粘粥,一年糊涂”之说。
丧葬 解放前,境内丧葬礼俗极为复杂。病人在弥留之际,穿上寿衣,家属到场送终,以儿女均在场为好。人死后要派人到死者亲友家报丧。木棺土葬,富有人家棺木甚厚,俗称“一二三、四五六”(即棺盖厚达l~6寸)。砖砌坟,石灰抹顶。有的生前即砌好宽广高大的坟墓,称“穿棺坟”,死后将棺材抬进封闭。贫穷人家用薄板作棺材,赤贫者用高梁秸箔裹埋。老年人死后一般停放三日,摆设供祭,子女皆穿白,叫“戴孝”,一天三次到土地庙报庙,第二日由子女、亲属将死者装入棺内,叫做“入殓”,入殓后,灵柩仍停于明间正北,子女守灵,亲友吊唁,晚上报大庙,半夜送盘缠。第三天下午出殡埋葬。贫穷人家,有的停放两天,有的当日埋葬。葬后第二天,还要为死者“圆坟”。从死者去世算起,每七天到墓地一祭,叫做“烧七”,烧到“七七”或“十七”为止,其中“五七”最被重视。至死者去世后的第一百天,要举行一次大墓祭,叫做“烧百日”。此后三年,每逢死者的“忌日”,都要进行墓祭,叫做“烧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丧葬改革,政府号召破除迷信,移风易俗,从简办丧事。20世纪50年代后期,农村拆除了土地庙,铲除了坟头。1982年全县铲平乱葬的土坟头10.5万个。1965年,莱西县政府大力宣传破除迷信,节约办丧事。1974年春,废除土葬,实行火葬。1976年8月莱西火化场建成,火葬普及。随后殡葬仪式也逐渐改革。废除了棺椁,改披麻戴孝为佩戴黑纱,改烧香纸为敬献花圈、挽联。很多村子召开追悼会(告别会),以表哀思。设立公墓,将死者骨灰统一埋葬。
来自118cha.com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