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 - 百科全书 - 118查实用查询

输入词条,如查找北京欢迎你的解释,输入北京欢迎你后按Enter即可

百科全书 > 武进

武进


ad

武进历史
【武进地名由来】三国吴大帝孙权崇尚武功,曾以统一大业为己任,于嘉禾三年(234年)诏复丹徒为武进,取以武而进之意,故名。武进的命名,表现了孙权以武力统一全国的英雄气概。

【建置沿革】武进在5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定居,繁衍生息。淹城、寺墩出土的文物表明,新石器时代武进已形成原始村落。春秋战国时期武进称延陵邑,为吴国季札封地,秦置延陵县,汉改称毗陵县、毗坛县,晋太康二年(281年)置毗陵郡、县,分丹徒、曲阿以东地区置武进县,永嘉五年(311年)改称晋陵郡、县。此后,晋陵、武进两县时分时合,数易其名。清雍正四年(1726年)分置武进、阳湖两县,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合并为武进县。1949年4月23日常武地区解放,武进县城析出建立常州市。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体制,武进属常州市管辖。1993年7月18日武进县政府驻地由常州市区迁至湖塘镇。1995年6月8日,国务院批准武进撤县设市。2002年4月武进撤市设区,成为规划建设中常州特大城市的南翼。

走进武进岁月流转,沧海桑田。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在新世纪奏响了中国发展的嘹亮旋律。

在这片吴越文明孕育了几千年的土地上,武进,就象一块晶莹的绿宝石,镶嵌在长江洪流和太湖碧波之间, 96万人民在1242.3平方公里的沃土上,秉承着先人的勤劳和智慧,用汗水和热血编织着光荣与梦想。

武进是长江三角洲最有经济活力的腹地。这里,曾经是著名的“苏南模式”的春秋淹城发祥地,大量的中小企业经过市场经济锤炼和体制创新的洗礼,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在传统的机械制造、轻纺、化工等产业的基础上,新材料、电子制造、精密仪器、环保、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构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武进拥有悠久执着的人文传统,儒风蔚然,人才辈出。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1546位武进籍的进士,其民风底蕴可见一斑。新世纪的武进在构筑独特的人才战略优势,规划建设中的大学城将集中一批高等专业技术院校,专门培养高素质的制造专业技术人才,为产业发展注入最强大的动力。

武进是一块富有创造力的土地。

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建设成集精密机械制造、电子电气制造、新材料、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现代科技园区。武进外向型 农业综合开发区依托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将营造长江三角洲极具个性的生态发展园区。平山远水、风景秀丽的太湖湾旅游度假区将太湖灵秀汇于一湾,是经典的江南风光胜地。

武进,期待着更多创业者的到来。

武进,将在创业中飞翔。

武进乡镇建置沿革( 1949.10.l--2O02.4.23)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县设15个区,188个乡、镇:

戚墅堰区:戚墅堰镇、崔桥镇、横林镇、政成乡、西城乡、薛墅乡、临港乡、通济乡、赵家塘乡、景华乡、林南乡、鸿庄乡、湖港乡、景南乡、遥观乡;

焦溪区(三山区): 焦溪镇、三河口镇、新安镇、横山桥镇、舜南乡、宁北乡、舜山乡、湖山乡、芙蓉乡、柳三乡、蓉湖乡、莲社乡、横北乡、梧同乡、胡庄乡;

北塘区:郑陆桥镇、东青镇、北塘乡、龙窟乡、塘桥乡、济宁乡、武城乡、横塘乡、青龙乡、丁塘乡、华严乡、孝南乡、宁南乡;

百丈区(滨江区):魏村镇、小新桥镇、圩塘镇、徐墅乡、大沙乡、济农乡、郭善乡、迎龙乡、滨江乡、龙德乡、史墅乡、潘墅乡、龙岗乡、百丈乡;

小河区:孟城镇、小河镇、山北乡、东麓乡、龙亭乡、邓庄乡、万绥乡、南荫乡、德和乡、孝都乡、郑里乡、大河乡;

西夏墅区:西夏墅镇、安家舍镇、浦东乡、浦西乡、凤凰乡、梅林乡、瑞青乡、东邱乡、石桥乡、安宁乡、永济乡;

奔牛区:奔牛镇、源西乡、存仁乡、瀛南乡、安南乡、直读乡、三益乡、六一乡、吕墅乡、汤庄乡、安直乡、罗溪乡;

新闸区:怀西乡、怀东乡、大坝乡、邹村乡、瀛平乡、高昌乡、凤仪乡、海塘乡、新鹤乡、新仁乡、陈渡桥乡、庆阳乡;

卜弋区:夏溪镇、卜弋桥镇、台河桥乡、西横林乡、厚余乡、东塘乡、万觉乡、石佛乡、徐右乡、钦和乡、邹区乡、锦凤乡、德桥乡、新段乡;

湟里区:湟里镇、村前乡、成章乡、旌西乡、夏庄乡、嘉泽乡、香泉乡、东安乡、宜南乡、旌东乡、观渎乡;

湖塘桥区:湖塘桥镇、青莲乡、蒋湾乡、花园乡、游塘乡、茶山乡、广福乡、福诸乡、龙游乡、马杭乡、河东乡、定安乡;

礼嘉桥区:礼嘉桥镇、戴溪桥镇、留井乡、圻林乡、小留乡、庙桥乡、坂上乡、东坂乡、虞桥乡、白塔乡、马鞍乡、阳湖乡、洛阳镇;

鸣凰区:卢家巷乡、鸣凰镇、雅田乡、漕溪乡、南周乡、淹城乡、万塔乡、上店乡、张桥乡、桐庄乡、南夏墅镇、胜东乡、坊前乡、何留墅乡;

运村区(前黄区):漕桥镇、寨桥镇、运村乡、杨桥乡、大成乡、灵台乡、前黄乡、政北乡、政平乡、南宅乡、黄堰乡;

马山区(雪堰桥区):雪堰桥镇、新中乡、新南乡、潘家桥乡、周桥乡、云居乡、云水乡、秦履乡、桃坞乡。

1950年5月,运村区改称前黄区,马山区改称雪堰区,原运村区的南宅、黄堰乡和漕桥镇划归雪堰区,鸣凰区的胜东、坊前乡划归前黄区。8月17号分鸣凰乡西境建洋桥乡。

1952年9月20日,戚墅堰区分出12个乡建剑湖区。

1954年4月,奔牛、湟里改为县属镇。

1955年1月31日,按省政府规定,全县区属镇除漕桥、湖塘桥、横林、焦溪、郑陆5个镇外,其余均改为乡。

1956年3月,为适应“农业合作社”的形势要求,全县区划调整为8个区、90个乡、4个县属镇:

槽桥区:雪堰乡、新中乡、潘家桥乡、南宅乡、黄堰乡、留井乡、运村乡、政平乡、前黄乡、寨桥乡、坊前乡;

鸣凰区:礼嘉乡、南夏墅乡、坂上乡、鸣凰乡、万塔乡、上店乡、马杭乡、花园乡、新建乡、何留乡、卢家巷乡、牛塘乡、丫河乡、陈渡乡;

横林区:戴溪乡、洛阳乡、马安乡、白塔乡、遥观乡、横林镇、青司塘乡、崔桥乡、蓉湖乡、芙蓉乡;

郑陆区:横山乡、新河乡、华严乡、竹林乡、羊头桥乡、东青乡、吴翼乡、新安乡、焦溪镇、舜山乡、河口乡、郑陆镇;

新桥区:塘桥乡、大坝乡、潘墅乡、新闸乡、新桥乡、薛家乡、圩塘乡、百丈乡、安家乡;

小河区:滨江乡、魏村乡、银河乡、大河乡、瑞青乡、石桥乡、小河乡、九龙乡、孟城乡、浦河乡;

奔牛区:新岳乡、南观乡、吕墅乡、存仁乡、九里乡、汤庄乡、罗溪乡、安宁乡、西夏墅乡;

夏溪区:西林乡、蠡河乡、邹区乡、卜弋乡、港口乡、森庄乡、厚圩乡、夏溪乡、嘉泽乡、夏庄乡、成章乡、村前乡、东安乡、旌西乡、旌东乡;

县属镇:漕桥镇、湖塘镇、奔牛镇、湟里镇。

1957年10月,全县区划调整为6个区,42个乡,5个县属镇:

前黄区:寨桥乡、前黄乡、港桥乡、潘家乡、雪堰乡、戴溪乡、礼嘉乡、南夏墅乡;

湖塘区:鸣凰乡、新建乡、马杭乡、丫河乡、坂上乡、洛阳乡、遥观乡、西林乡;

横山区:焦溪乡、郑陆乡、东青乡、横山乡、芙蓉乡、崔桥乡、横林乡;

魏村区:魏村乡、小河乡、孟城乡、西夏墅乡、安家舍乡、圩塘乡;

奔牛区:奔牛乡、罗溪乡、汤庄乡、薛家乡、新桥乡、龙虎塘乡、邹区乡;

夏溪区:卜弋乡、厚圩乡、夏溪乡、夏庄乡、东安乡、旌东乡;

县属镇:青龙镇、新闻镇、湖塘镇、奔牛镇、湟里镇。

1958年1—3月,全县区公所先后撤销。县属青龙镇、新闸镇改为乡。1958年8月,坂上乡并入马杭乡,戴溪乡并入礼嘉乡,邹区乡并入卜弋乡。1958年8月15日,常州市太平、长田、茶山、丁堰4乡划入。

1958年10月,太平乡并入青龙乡,茶山乡、新建乡、湖塘镇合并为湖塘乡,南夏墅乡并入鸣凰乡,龙虎塘乡并入新桥乡,旌东乡并入湟里乡。全县成立40 个人民公社(乡)和1个县属镇:

礼嘉乡、雪堰乡、潘家乡、前黄乡、漕桥乡、寨桥乡、湖塘乡、丫河乡、鸣凰乡、马杭乡、西林乡、遥观乡、洛阳乡、芙蓉乡、横林乡、横山乡、崔桥乡、丁堰乡、青龙乡、东青乡、郑陆乡、焦溪乡、魏村乡、圩塘乡、安家乡、薛家乡、新桥乡、奔牛乡、西夏墅乡、新闸乡、卜弋乡、罗溪乡、汤庄乡、孟城乡、小河乡、厚圩乡、夏溪乡、夏庄乡、浪里乡、东安乡、奔牛镇。

1959年3月,丁堰、长田、茶山、太平4个乡划归常州市管理。

1959年9月,增设邹区、庙桥公社。

1960年6月增设龙虎塘公社。

1960年8月增设南夏墅、戴溪公社。

至此全县共有41个乡(公社):

雪堰、潘家、漕桥、礼嘉、寨桥、前黄、南夏墅、鸣凰、马杭、湖塘、牛塘、庙桥、戴溪、洛阳、遥观、横林、崔桥、横山、焦溪、郑陆、东青、芙蓉、龙虎塘、新桥、魏村、安家、薛家、圩塘、邹区、奔牛、汤庄、罗溪、西夏墅、小河、孟城、卜弋、厚圩、夏溪、夏庄、湟里、东安。

1961年5月22日,全县划分为漕桥、前黄、湖塘、横林、郑陆、新桥、奔牛、湟里8个工作区,设党的工作委员会。

1961年5月又增设运村、南宅、政平、坊前、卢家巷、孝都、百丈、泰村、村前、成章、万绥、九里、吕墅13个公社。全县共54个公社(乡)

八个区工委及所辖公社为:

漕桥区:雪堰、潘家、南宅、漕桥、运村;

前黄区:前黄、政平、寨桥、坊前、礼嘉;

湖塘区:湖塘、鸣凰、南夏墅、卢家巷、牛塘、马杭、庙桥;

横林区:横林、洛阳、遥观、戴溪、崔桥;

郑陆区:郑陆、焦溪、芙蓉、横山、东青;

新桥区:新桥、龙虎塘、安家、薛家、百丈、圩塘、魏村、孝都;

奔牛区:邹区、奔牛、九里、吕墅、汤庄、罗溪、西夏墅、小河、万绥、孟城;

湟里区:湟里、东安、夏庄、村前、成章、夏溪、厚余、卜弋、泰村。

1961年8月19日,增设厚余区和坂上、礼河、新安、三河口、剑湖、林南6个公社。厚余区辖厚余、泰村、夏溪、嘉泽(原夏庄)、礼河、卜弋公社。

1963年6月21日,奔牛、湖塘改为县属镇。

1964年,奔牛区的邹区公社划归厚余区。

1964年10月,常州市郊的新鹤、西林、海塘、采菱、雕庄、三里、青龙、北塘、陈渡9个公社及其他部分地区划归武进县,改建为三井、北港、西林、雕庄、青龙、北塘6个公社,设立城郊区。

1964年11月,横林乡改为县属镇。

1965年1月18日,撤销北塘公社,建立潞城公社。

1965年8月4日,撤销城郊区,建立北塘区,厚余区改名卜弋区。

1966年4月18日,撤销北塘区、前黄区。全县共有8个区工委,69个公社(镇):

漕桥区:漕桥、潘家、南宅、运村、雪堰、前黄、政平、礼嘉、坊前、寨桥等10个公社;

湖塘区:湖塘、牛塘、卢家巷、马杭、坂上、鸣凰、庙桥、南夏墅、湖塘镇等9个公社(镇);

横林区:横林、林南、剑湖、崔桥、遥观、洛阳、戴溪、雕庄、横林镇等9个公社(镇);

郑陆区:郑陆、三河口、焦溪、芙蓉、横山、新安、潞城、东青、青龙等9个公社;

新桥区:新桥、龙虎塘、安家、薛家、圩塘、魏村、百丈、孝都、三井等9个公社;

卜弋区:卜弋、厚余、泰村、邹区、礼河、夏溪、西林、北港等8个公社; 奔牛区:奔牛、吕墅、汤庄、罗溪、西夏墅、小河、孟城、九里、万绥、奔牛镇等10个公社(镇);

湟里区:湟里、东安、村前、成章、嘉泽等5个公社。

1966年林南公社并入横林公社。

1973年雕庄公社划归常州市。

1983年恢复区、乡、镇制。西夏墅乡分出8个村,另建浦河乡。

1985年3月11日,奔牛乡、湖塘乡、和横林乡分别并入奔牛镇、湖塘镇和横林镇。全县共有8个区,3个镇,62个乡。

1986年11月5日,武进县的三井、青龙、北港、西林4乡划归常州市郊区管辖,潞城乡划归常州市戚墅堰区管辖。

1995年6月,百丈、新桥、龙虎塘、圩塘4乡划归常州市新区管辖。

1995年撤销区工委。

1995年12月,武进撤县设市。

1999年11月24日,武政发[1999148号文件公布了武进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全市调整为30个镇:

湖塘镇(原湖塘镇、马杭镇、鸣凰镇)

前黄镇(原前黄镇、政平乡)

寨桥镇(原寨桥镇、坊前乡)

漕桥镇(原漕桥镇、运村乡)

潘家镇(原潘家镇、南宅乡)

礼嘉镇(原礼嘉镇、坂上镇)

洛阳镇(原洛阳镇、戴溪镇)

遥观镇(原遥观镇、剑湖镇)

横林镇(原横林镇、崔桥乡)

横山桥镇(原横山桥镇、新安镇)

焦溪镇(原焦溪镇、三河口镇)

郑陆镇(原郑陆镇、东青镇)

牛塘镇(原牛塘镇、卢家巷镇)

南夏墅镇(原南夏墅乡、庙桥镇)

魏村镇(原魏村镇、孝都乡)

孟河镇(原孟河镇、万绥乡)

西夏墅镇(原西夏墅镇、浦河乡)

薛家镇(原薛家镇、吕墅乡)

奔牛镇(原奔牛镇、九里乡)

罗溪镇(原罗溪镇、汤庄桥镇)

邹区镇(原邹区镇、礼河镇)

卜弋镇(原卜弋镇、泰村乡)

夏溪镇(原夏溪镇、厚余镇)

嘉泽镇(原嘉泽乡、成章乡)

湟里镇(原湟里镇、村前乡)

雪堰镇

芙蓉镇

小河镇

东安镇

安家镇

2002年4月23日,经国务院、省政府批准,撤销县级武进市,设立常州市武进区。武进区辖原县级武进市的湖塘、前黄、寨桥、漕桥、潘家、礼嘉、洛阳、遥观、横林、横山桥、焦溪、郑陆、牛塘、南夏墅、奔牛、邹区、卜弋、夏溪、嘉泽、湟里、雪堰、芙蓉、东安等23个镇。原武进市的薛家、安家、魏村、罗溪、西夏墅、小河、孟河等7个镇划归常州市新北区管辖。
相关文件2007年3月24日,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苏政复〔2007〕17号和常州市人民政府常政发〔2007〕45号文件精神,武进区已组织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工作。
  本次行政区划调整的具体方案是:
  (一)撤销郑陆镇、焦溪镇,将原两镇所辖区域合并设立新的郑陆镇,镇政府驻郑陆镇迎宾路12号。
  (二)撤销横山桥镇、芙蓉镇,将原两镇所辖区域合并设立新的横山桥镇,镇政府驻横山桥镇华喜路。
  (三)撤销礼嘉镇、前黄镇,将原礼嘉镇的管辖区域与原前黄镇管辖的政平居委会及前桥、政平、大路、禹城、华渡、十车垛、庞家街、西杨等8个村委会合并,设立新的礼嘉镇,镇政府驻礼嘉镇礼坂路。
  (四)撤销寨桥镇、漕桥镇,将原寨桥镇管辖区域与原漕桥镇管辖的运村居委会及运村、农场、祝庄、谭庄、杨桥等5个村委会、原前黄镇管辖的前黄居委会及大成、奋壮、南、丁舍、红旗、胜西、前进、前黄、漳湟、小漕等10个村委会合并,设立新的前黄镇。镇政府驻前黄镇景德西路45号。
  (五)撤销雪堰镇、潘家镇,将原两镇所辖区域与原漕桥镇管辖的漕桥居委会及漕桥、楼村、凤沟、夏庄、浒庄、黄墅、善塘、新康等8个村委会合并,设立新的雪堰镇,镇政府驻雪堰镇雪湖路1号。
  (六)撤销邹区镇、卜弋镇,将原两镇所辖区域合并设立新的邹区镇,镇政府驻邹区镇会灵东路9号。
  (七)撤销嘉泽镇、夏溪镇,将原两镇所辖区域合并设立新的嘉泽镇,镇政府驻嘉泽镇人民路46号。
  (八)撤销湟里镇、东安镇,将原两镇所辖区域合并设立新的湟里镇,镇政府驻湟里镇埠新中路。
  (九)撤销南夏墅镇,以其原辖区域设立南夏墅街道。
  (十)保留湖塘镇,镇政府驻地不变。
  (十一)保留牛塘镇,镇政府驻地不变。
  (十二)保留横林镇,镇政府驻地不变。
  (十三)保留遥观镇,镇政府驻地不变。
  (十四)保留洛阳镇,镇政府驻地不变。
  (十五)保留奔牛镇,镇政府驻地不变。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