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 - 百科全书 - 118查实用查询

输入词条,如查找北京欢迎你的解释,输入北京欢迎你后按Enter即可

百科全书 > 庐江

庐江


ad

【县情概览】
庐江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属巢湖市管辖,南距省会合肥市70千米,东北临“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南近“黄金水道”长江。

庐江农业是以稻米粮食生产为主,林 、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农业。 庐江是“六五”期间国家首批投资建设的商品粮基地县,杨柳乡被誉为全国最大的“荸荠之乡”;“白云春毫”、“潜川雪峰”等部优名茶享誉省内外;蔬菜加工初具规模,“三叶”牌系列精制小菜获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1993年在全国率先示范应用农业专家系统。

庐江县有丰富的资源,自古有“鱼米之乡”和“地下聚宝盆”之称。为全国商品粮、油基地县,也是重要的产茶县、水产基地县和商品猪准基地县。该县境内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现已探明的有铁、硫、铜、矾、铅锌、紫砂、石灰石、高岭土、钾长石等28种,其中:铁矿储量10亿多吨,硫铁矿储量3亿多吨,分别占全省的1/4和1/2;明矾石储量3.5亿吨,为全国第二。“庐江毛蟹”以其体大、色优、味美、品正而闻名遐迩,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绿色食品,获省名优产品称号,“稻田养蟹技术推广”也获得省星火三等奖。我县连续四年获得省渔业致富工程二等奖,杨柳、同大、白山、白湖四乡镇被省政府授予渔业科技示范乡镇。

境内汤池温泉水温高、流量大、水质好;有冶父山国家森林公园,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旧址和周瑜墓、皖中奇石馆等人文景观。 荣获部优或省优产品的主要产品有:铝活塞、风机、硫酸、水泥、海神牌花雕酒、三叶精制菜、白云春毫名茶等。羽绒制品、蜂蜜制品、长毛绒玩具等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庐江县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5.9℃,年无霜期238天,平均降水量1157.6毫米。

【自然资源】

庐江农业是以稻米粮食生产为主,林 、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农业。境内有山 、有圩、有畈、以丘陵为主。县、乡、村、组农技推广体系健全,其中高级农艺师27人,农艺师77人。“九五”以来,全县共引进推广新型实用的农业科技成 果130多项,共有11项推广成果受到省部级以上的表彰奖励。1993年在全国率先示范应用农业专家系统,改善了农技推广条件,提高了农技推广效果。2005年全年农业现价总产值33亿元,再次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目前,全县已形成了水稻、蔬菜、蛋鸭、肉鸡和水产高效养殖等五大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新增双福牌面条面粉等5个绿色食品认证;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11家。县“蛋鸭协会”被科技部授予农村专业技术示范协会,市禽业协会在我县创设。建立水稻“双百”示范基地6.1万亩;发展各类养殖大户4055户。


【名人一览】文翁

名党,字仲翁,西汉官史。庐江郡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汉景帝末年为蜀郡守,兴教育、兴贤能、修水利,政绩卓著。
汉初四川成都一带为边陲。文翁治蜀首重教育,择优“为右职,次举官至郡守刺史者”;在成都兴“右室”,办地方“官学”,招下县子弟入学,促进当地文化的发展。
据《都江堰水利述要》记载:文翁在任职期间,带领人民“穿湔江,灌溉繁田一千七百顷”。是第一个扩大都江堰灌区的官员。由于注重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使蜀郡出现了“世平道治,民物阜康”的局面。
后世人缅怀文翁,蜀立专祠岁时祭祀;故里庐江城建乡贤祠(移建易名忠义祠),首立文翁崇祀,以启后贤。

周瑜

周瑜(175-210),字公瑾,东汉末孙权部将,庐江舒(今安徽庐江西南)人。出身士族,精音律,文武双全,为建威中郎将,人称周郎。曾率兵破皖克浔阳、豫章、庐陵,镇守巴丘助策在江东创立孙吴政权。建安十三年率吴军大破曹兵于赤壁。建安十五年率军西征途中,由于长期征战,积劳成疾,箭伤复发,卒于巴丘(即巴陵山,今湖南岳阳),时年36岁,厚葬本土,墓处庐江城东侧。

小 乔

小 乔 :祖籍不详。东汉末,随父乔公(轶名)避曹操乱,定居于庐江皖县。建安四年(199)孙策、周瑜率军破皖城。策纳大乔,瑜纳小乔。今庐江县城北郊 有“乔公故址”和二乔倾倒妆残脂剩粉的“胭脂井”。墓处庐江城大西门,真武观西百步,与城东周瑜墓遥遥相望。

孙维祺

字以介,号起山,清康熙庐江城关人。少聪颖。康熙庚午(1690)举人、辛未(1691)进士,历任直隶河间、涞水二县和县、由涞水解组归,优游山林,惟以著书自娱,选文不拘一体,因材造就,评语皆中肯,一时流播海内,其诗文、传说县内流传更多。著有《五经说文》、《廿一史临》、《三太史》、《四书印证》、《春秋大意》、《春秋》、《飞跃真言》等。

宛嘉祥

明正德至万历时人,号白湖,庐江县东乡人。年少时家贫,嘉靖举人,在广信、临清任职。后为户部郎,贵州思南府知府,廉洁奉公,政绩卓著。
宛嘉祥年迈后,辞官回家,杜门谢客。县内如有大事,县官即登门请教。嘉靖四十二年(1563),总纂《庐江县志》,著有诗文干卷。

伍乔

南唐庐江人,自幼入庐山国学,专诗文,作《庐山书送祝秀才还乡》诗云:“莫使蹉跎恋疏野,男儿酬志在当年”。《江南通志》、光绪《庐江县志》记,乔于国学苦节自励,一夕,见人掌自牖隙入,中有“读《易》”二字,遂取《易》读之,探索精微,迨数年,山下有僧夜梦伍乔星,旦入国学访得乔,勉之进取。后乔于南唐保大元年(943)以《八卦赋》中进士第一,元宗命石勒乔赋于国门。官歙州通判、考工员外郎。年70卒于官。诗多散佚,《全唐诗》仅录一卷。《庐州府志》记伍乔墓在庐江城南马厂岗,居民耕田得碑为验。其母墓为庐江柴埠渡南岗。

王蕃

228—266,字允元,三国时庐江(今庐江西南)人。他博览多闻,通晓天文、数学。先后任吴国尚书郎、散骑中常侍等职。曾制作浑天仪,制订历法。他撰有《浑天图记》、《浑天象注》。王蕃认为:日距离其下临之地为八万里,以此为股,以一万五千里为勾,应用已知的勾股求弦法,测出日距阳城(今河南登封)为八万一千三百九十四里三十步五尺三寸五分,再以阳城为中心,以阳城与日距离为半径,算出周天长度。他还进行过数学研究,计算出圆周率为π=3.15,与刘徽的“徽率”(π=3.1416)、南朝祖冲之的“祖率”(π=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很相近,为我国天文学的数学作出了可贵的贡献。39岁时,因佞臣妄言,被暴君吴主孙皓杀害。

潘鼎新

1828—1888,字琴轩,安徽省庐江县人。
道光二十九年中举,次年春闱会试至国史馆承修臣传。后办团练,参与镇压太平军,立“鼎”字营。同治元年署江苏常镇通海道,后加按察使、布政使衔。同治四年率部北上,赴山东镇压捻军,后任山东布政使。同治十三年授去南布政使。光绪二年升任巡抚,次年调至京城另候任用。
光绪九年,法军向清守军刘水福部进攻。清政府命潘鼎新为湖南巡抚。光绪十年调授广西巡抚。潘鼎新随即驻军谅山,与法军初战获胜。但是清政府不主张抗击到底,使清军坐失战机,处于防守挨打的被动地位。谅山抗法战役中因清廷态度不明造成指挥不力而遭绩,革职回籍。
他还于同治七年捐资重修庐江城内文昌宫、奎星楼,以后又资助建南京庐江试馆。光绪十四年,清廷赏还鼎新原衔,是年5月12日感暑触发旧伤逝世,终年61岁。

吴长庆

1833~1884,字筱轩,庐江县南乡沙湖山人。
咸丰五年,吴长庆袭云骑尉世职。咸丰七年,升守备。咸丰十年,大败太平军英王陈玉成于华子岗,功加都司衔,赏换花翎。同治二年,越级升为副将。同治三年,积功以总兵记名简放,赏力勇巴图鲁名号。因战功卓著,旨交军机处记名,遇有提督、总兵缺出,尽先题奏。
捻军复起。吴长庆前往镇压,清廷赏吴长庆穿黄马褂,换瑚敦巴图鲁名号,并正一品封典。
同治八年,潘鼎新军因争粮饷发生哗变。清廷允奏,赏加一级,记录2 次。
光绪六年元月,吴长庆升浙江提督。十月,调任广东水师提督,未赴任。
光绪八年,朝鲜禁军叛乱,击散乱党,迎复王妃,将事态平息。清廷以吴长庆功最,赏三等轻车都尉,留镇汉城。吴长庆驻朝2 年,组织朝鲜人民修道路,筑桥梁,救灾恤丧,示以恩信。
光绪十年四月,吴长庆奉命移防金州,闰五月病逝。大学士直隶总督李鸿章疏请优恤,付史馆立传,准于立功地方,建专祠,谥武壮,以其次子吴保初袭职主事。吴长庆好读书,爱人才,时称儒将。

丁汝昌

1836.11.18~1895. 2.12 ,晚清北洋海军提督。字禹廷。庐江北乡丁家坎村人。早年参加太平军,后投湘军,不久改隶淮军,官至记名提督。1879年被李鸿章调北洋海防差用。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出任北洋海军提督。1891年,率舰队访问日本。鉴于日本海军的发展,回国后曾陈请清政府再购新舰,未被采纳。1894年7月丰岛海战后,命令加强各舰防护,以备再战。9月中旬,奉命率北洋舰队主力护送运兵船队赴大东沟,北洋舰队遭受重创,被革职留任。1895年1月30日~2月11日,在威海卫之战中,未得到上级命令,港内待援,致北洋海军陷入绝境。甲午海战,全军覆没,含羞自尽。
此后,清政府内的清流、顽固党人交相攻击,光绪下旨“籍没家产”,不许下葬。丁汝昌的子孙辈被迫流落异乡。直至宣统二年(1910年),经载洵及萨镇冰等人力争,清廷为丁汝昌平反昭雪。1912年,灵柩始归葬于安徽无为县西乡小鸡山梅花地。


刘秉璋
1826~1905,字仲良,庐江县刘墩人。咸丰十年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同治元年入淮军。后授江苏按察使、山西布政使(未到任)、江西布政使。光绪元年任江西巡抚,光绪四年以乞终养老母辞职回家农桑。光绪八年又被起用,任浙江巡抚。光绪十一年镇海之役,计击沉法舰一艘,重创三艘,火轮、小船多只,给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
光绪十二年,刘秉璋任四川总督,查办遗留的“重庆教案”。刘秉璋在查处中,处死杀人凶手和闹事首领,未镇压群众,美英不满,腐败无能的清廷迫于英美法要挟,将刘秉璋罢官,光绪三十一年病逝。逝后,清廷准其“复官,予优恤,建祠”。


孙立人1900.12.8-1990.11.19,字抚民,号仲能,庐江金牛镇人,抗日名将。历任国民政府师、军长,东北保安副司令长官、中华民国陆军副总司令、总司令、总统府参军长。陆军上将。抗战中击毙日军人数最多的中国将领。
抗战时参加“八一三”淞沪会战;远征军缅甸取得仁安羌大捷。1943年协助杜聿明等率军入缅北反攻,连战皆捷。1944年10月,其部将将七七事变爆发借口的失踪士兵志村菊次郎打死。1945年进驻东北,与林彪部队发生激战,取得四平、长春,逼近哈尔滨。1947年8月被调离东北。
民国政府迁台前,赴台湾任陆军副总司令、陆军训练司令兼第四军官训练班班主任;1950年4月,晋升陆军总司令。孙是少数受美国军事教育,又无加入国民党的将领,加上美国所谓的台湾地位未定论影响,受到国府高层严重怀疑。 
1955年因所谓的“兵变事件”被判处“长期拘禁”,直到1988年5月才解除监护。李登辉执政初期,孙案获得“平反”。同年五月,中华民国国防部部长郑为元将军宣布孙立人出入自由。1990年,孙立人辞世后,李登辉颁发国家褒扬令,表彰孙立人一生的功勋。


【历史变迁】

隋置庐江县。县辖境东至江,南至潜山,西至龙舒,北至鹊渚(今三河),凡数百里。唐开元二十三年 (735) 分合肥、庐江地置舒城县。宋析庐江、巢县地设无为县。县境仍沿旧域。明永乐间,庐南以青竹涧至古埂72户由桐城拨归庐江。清光绪帝《庐江县志》载:“致今日之庐江,自东至西,自南至北,境界仅存百余里,大非昔日舒县之境地宽广矣。”光绪帝县志称:正东四十里至青帘河迎水庵,正西四十里至界牌山,正南六十里至分水岭,正北四十里至新口渡,东绕至齐头嘴薛公庙抵巢湖,东南六十里至高奇岭,东北七十里至造(兆)河,西南五十里至界河 , 西北七十里至中吴桥为庐江县地。另据陈诗《庐江疆域考》:民国20年(1931),全县总面积为2524 平方千米。《安徽概览》称:民国33年(1944)庐江县境总面积为2534平方千米。

民国36年(1947)12月,划庐南砖桥至大凹口一带置桐庐县,民国37年(1948)8月,割巢湖南岸之庐北广大地带置湖西县。1949年4月和7月,桐庐、湖西两县先后撤销,除原湖西县关河乡划给无为县外,其余依旧属庐江县境。合肥县之戴冈、刘墩、北闸、施婆四乡划归庐江。巢县沐集乡之金城、苍头、孙河、涧湾4保,无为县黄姑乡之周杨、殷渡、圩滩、鲍庄、棋杆、牌坊、秋叶、埒埂和哟石乡的西城共9保,也划归庐江。

建国后,县境总面积 2352 平方千米。北起三河镇东沙塘圩西埂,顺杭埠河主航道延至巢湖口门与肥西县分界(北肥西、南庐江)。东北沿巢湖中之鞋山、姥山至马尾河口弧形水域12.4万亩属庐江,陆地以兆河主航道与巢县分界。东括白湖,顺杨柳圩东埂至迎水庵、岳山、大犁尖为庐江、无为两县分水岭 ( 东无为、西庐江 ) 。东南从寨基山、香炉尖至黄家大山等分水岭为庐江、无为、枞阳三县分界。南以莲屏山,西沿罗昌河以南五里青竹涧至大凹口岱鳌山与枞阳县接壤(南枞阳、北庐江)。西南从藻青山、沿界河至起风尖、大佛尖与桐城县交界,西以荒草尖、二姑尖、火炮山到百神庙与舒城县为邻(西舒城、东庐江)。西北从百神庙达马冲水库,过杭埠河北的潘湾、舒拐、郑圩等村以及三河东的二龙街,东南庐江、西北舒城、肥西。


【古代郡名】
一、基本介绍


汉置,郡治在今安徽庐江县西一百二十里。
汉末徙治,在今安徽潜山县。
三国魏置,在今安徽六安市北。
晋置,治今安徽霍邱县西五十五里。
南朝宋置,北魏因之,治所在今安徽霍山县东北三十里。
隋置,唐废,今安徽合肥市治。
南齐置,隋废,改舒县曰庐江,即今安徽庐江县治。

详见“庐江郡”条。

二、汉庐江郡

治所在舒县,即今安徽庐江西南。

根据《安徽省志·建罟沿革志》记载:西汉高祖十年(前196)年七月,九江郡属汉,境内设舒县(治今庐江县城池埂),地名大城坂,今遗址城墙依稀可见,30米护城河尚存。元狞二年(前121年)七月,撤销江南庐江郡,在江北以原衡山郡东部与九江郡南部地区并,组建新庐江郡(治舒县)。此时庐江郡领12个县,除境外黄山、黄梅县外,在今安徽境内设10个县,它们分别是:舒县(治今庐江县陈埠乡城池村城池埂)、龙舒县(治今舒城县龙河口)、皖县(治今潜山县桐城镇)、湖陵邑(治今太湖县东)、松滋县(治今宿松柳溪乡,古名仙田)、潜县(治今霍山县南岳乡上元街村)、襄安县[治今无为襄安镇(后王莽改为庐江亭)]、临湖县(治今无为百胜乡临湖圩山临壁村)、枞阳县(治今枞阳县城南下枞阳镇)、居巢县(治今巢湖市区东北)。

王莽建立新朝,改舒县为昆乡。

东汉复名舒县(仍治今庐江县城池埂),属扬州庐江郡(治舒县),堂和二年(88年),和帝即位,复撤销六安国,并入庐江郡(治舒),在今安徽境内10个县、侯国。它们分别是:舒县(治今庐江县陈埠乡城池村城池埂)、皖县(治今潜山县城梅城镇)、居巢侯国(治今巢湖市区东北)、临湖侯国(治今无为县湖垅百胜乡临壁村)、龙舒侯国(治今舒城县龙河口)、六安侯国(治今六安市区北西汉故址)、安风侯国(治今霍邱县邵岗乡许集村)、阳泉侯国(治今霍邱县临水镇)、襄安县(治今无为县襄安镇)、潜县(治今霍山县南岳乡上元街村)。

东汉末年,汉献帝建安四年(199年),庐江郡治迁皖城(今潜山县梅城镇),改六县为六安县。建安十九年(214年),吴拔皖城,庐江郡一分为二,吴庐江郡仍治舒(今庐江县城池埂、大城坂),魏庐江郡治阳泉(今霍邱临水镇)。

【行政区划】
全县面积2352平方公里,人口120万,邮政编码:231500,电话区号:0565,县人民政府驻地庐城镇塔山东路,下辖17镇。

17个镇:庐城镇、冶父山镇、汤池镇、万山镇、金牛镇、石头镇、郭河镇、白山镇、同大镇、盛桥镇、龙桥镇、白湖镇、矾山镇、泥河镇、罗河镇、乐桥镇、柯坦镇。

庐城镇:辖4个街道管理区,14个居委会,26个行政村,1个蔬菜队,1个林场。全镇总面积163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8.7平方公里,总人口14.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4万人,耕地面积4.6万亩。属副县级建制。

冶父山镇:面积160平方公里,耕地4.8万亩,山场3.5万亩,辖有11个行政村,2个街道居委会,人口5.7万人,属副县级建制。?

汤池镇:辖1个社区居委会,16个村委会。面积97平方公里,人口4.77万。

盛桥镇:辖总面积126平方公里,人口7.26万,辖10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居委会。?

白山镇:辖1个居委会,10个行政村。全镇总面积14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2.5平方公里,总人口7.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96万人,耕地面积7.17万亩。?

同大镇:辖1个居委会,27个村委会,面积71平方公里,人口5.45万人。?

郭河镇:辖2个居委会,12个行政村。全镇总面积124平方公里,总人口6.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2万人,耕地面积7.09万亩。 ?

石头镇:全镇75.25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人口3.71万人。

金牛镇:辖1个居委会,13个村委会,面积68平方公里,人口3.74万人。?

柯坦镇:总面积123平方公里,山场面积4.6万亩,耕地面积5.5万亩,辖15个村,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达6.15万人。?

泥河镇:辖1个居委会,21个村委会,面积95平方公里,人口5.8万人。?

矾山镇:辖4个居委会,7个村委会,面积50平方公里,人口3.14万人。?

龙桥镇:辖2个社区居委会,11个行政村。全镇总面积105.2平方公里,总人口5.7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24万人,耕地面积4.05万亩。?

白湖镇:辖2个居委会,15个村委会,面积111平方公里,人口5.8万。

乐桥镇:辖1个社区居委会,21个村委会,面积128平方公里,人口5.95万。

罗河镇:辖2个社区居委会,21个村委会,面积118平方公里,人口6.83万。

万山镇:辖1个社区居委会,16个村委会,面积92平方公里,人口4.52万。



【经济结构】
庐江自古有“鱼米之乡”美誉。全县耕地72637公顷,年产粮食71万吨以上,油料4万吨左右。林业面积52万亩,茶园、果园面积4万亩,年产干茶320吨;水产养殖面积15.8万亩,水产品产量4.1万吨;生猪饲养量为45万头,家禽饲养量2000万只。

庐江素有“地下聚宝盆”之称。境内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现已探明的有铁、硫铁、铜、矾、铅锌、紫砂、石灰石、高岭土、钾长石等28种,其中铁矿石储量10亿吨以上,占全省1/4,平均品位35%,罗河铁矿载入《中国地理》教科书;硫铁矿2.2亿吨;明矾石1.5亿吨,居全国第二位。龙桥铁矿、大包庄硫铁矿等项目已纳入国家项目库。基本形成了机械、化工、建材、建筑、轻纺、矿山开采、粮油加工、酿造等主要行业;出现了安徽省活塞厂、安徽省风机厂、中江丝绸公司、冶山水泥股份公司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铝活塞、风机、锁具、硫酸、水泥、啤酒、白酒、精制茶、茶叶、海神牌花雕酒等一批产品分别荣获部优、省优或国际金奖、银奖;羽绒制品、蜂蜜制品、长毛绒玩具等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安徽省活塞厂已成为全国轿车活塞生产基地之一;县特种建材厂的U型混凝土膨胀剂和早强防冻剂系列产品,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填补了国内空白,被三峡工程和全国一些大城市骨干工程所选用。

200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8.9亿元,财政收入2.4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24元。


【交通运输】
一、铁路

合九铁路(合肥——九江)。在庐江设庐江站、柯坦站。

二、公路

1、高速公路

合界高速公路(合肥——界子墩),也称合安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的一部分。

合铜黄高速公路(合肥——铜陵——黄山)。

2、高等级公路

合铜二级汽车专用公路(合肥——铜陵),简称合铜公路。

3、普通公路

省道:军二路(S319线,军埠——二坝),庐巢路(庐江——巢湖)。

三、公共交通

1、公共汽车

庐江县城区公交线路目前共有5条。分别为1路、2路、3路、4路、5路。

1路 火车站——东门大桥,票价全程3元,分段计价。设火车站、万山镇派出所、万山镇医院、长岗、八里、立交桥、油化厂、消防队、烟草大厦、自来水、商业大厦、保险大厦、电影院、四牌楼、供电大楼、东门大桥16个站点。

2路 冶父山森林公园——新南门桥南头,单一票制1元。设冶父山森林公园、县水泥厂、冶父山镇政府、农机二厂、交警大队、银都大酒店、潜龙山庄、保险大厦、绣溪商城、电影院、贸易中心、新南门桥南头12个站点。

3路 新南门大桥——邓湖,单一票制1元。设新南门大桥、宏达、百货大楼、设计院、潜龙山庄、环碧公园、东门大桥、党校、马墩、机械厂、泉水口、泉水小学、邓湖13个站点。

4路 南门三叉——迎松,单一票制1元。设南门三叉、啤酒厂、老南门桥、贸易中心、县医院、宏达、百货大楼、设计院、城关镇、二中、县政府、磙塘新村、烟草大、消防队、油化厂、立交桥、经济开发区、迎松18个站点。

5路 五里路——乔院,单一票制1元。设庐江县经济开发区、物宝家具城、越城花园、安德利大卖场、磙塘新村、金海岸大酒店、庐江汽车站、庐江法院、文昌家具广场、庐江教育局、商业文化广场、庐江城北小学、翠绿苑、庐江液化气站、甘露寺、庐江炸药库、乔院。

2、 出租车

庐江县城区运营的出租车大约五百余辆,车型主要为夏利、吉利和桑塔纳。出租车公司主要有永鹏、春风、巢宇等。

另外城区还有人力三轮车和三轮摩托车载客营运。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庐江教育事业近几年有了巨大的发展。全县现有小学374所,初中36所(另设18个分部)。普通高中11所,职业高中4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36 所。初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00%,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94.1%。扫盲工作成绩显著,全县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8.4%。职业技术教育稳步发展。根据庐江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开设了工科、农科、林科、医药卫生、财经、管理等学科。中小学专任教师6714名,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或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全县校园总面积达到 594.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3.2万平方米,教学仪器、图书资料、体育器材的配备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涌现了庐江中学、安徽省希望电脑学校、汤池希望小学、城关小学等一大批示范学校。

科技事业

庐江的科技事业发展较快。科技管理体系健全,全县拥有各类科技人才22400余人,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有2000余人,取得科技成果150余项,其中有123项分别获得国家、省、地、县级科技成果奖,有42项被列入全国科技成果大全,获得国家专利53项,列全省第七位,被授予全省专利申报10强县称号。一大批新成果、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迪维乐普非晶器件厂和安徽风机厂生产的产品被省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多渠道的科技投入,增强了科技事业的实力。全县科技进步对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贡献份额近3年提高7.35百分点,1998年,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

文化事业

悠久的庐江大地,灿烂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人文会萃,人杰地灵。成百上千的业余作者的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编册出集,书法、绘画、美术、工艺品,传播于海内外。竹雕、微书已载入世界吉尼斯大全。文艺演出活动频繁,文化生活丰富活跃,影剧院可接待世界大型演出。历史胜迹繁多,三国时东吴名将周瑜墓园,清代吴长庆的“武壮公祠”位于庐城东门,气度轩伟,建筑古朴典雅、环境清新优美。海内外寻迹凭吊者络绎不绝。丁汝昌祠堂、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名闻遐迩。馆藏文物,数量多、等级高、品位好。文化市场繁荣兴旺,门类齐全。图书、印刷、娱乐、音像市场初具规模,形成了经营得法,管理有力的良好格局。

广播电视

广播电视事业在庐江县两个文明建设中发展快,水平高。主要设施有:122米自立式发射塔一座,开路电视1000瓦(十频道),100瓦(十二频道)覆盖全县75%以上;广播设备有1000瓦调频电台,覆盖全县100%乡村和周边县市;有线电视750兆带宽系统,暂开20套电视节目,全县28个乡镇和部分行镇村即将连通光纤网;微波中继站和移动式微波传送站可作全县各处现场直播。

体育事业

庐江体育设施建设日趋现代化,新建的县体育中心占地93亩,其标准游泳池、儿童娱乐池和864平方米的综合训练房已投入使用。全县拥有标准篮球场168个、乒乓球室211个,其它体育设施200个。 全县运动竞技水平和群体活动成绩不凡,多次刷新省、地记录,1998年被国家体委命名为“全国体育先进县”。

电力

庐江县供电营业区范围内拥有220KV变电所1座,主变电容量210000KVA;110KVA变电所3座,主变容量68000KVA/4台(其中一台为 8000KVA);35KV变电所19座(其中:2座变电站、1座变电所迁建)主变容量91180KVA/26台。220KV线路124.06KM/2条,110KV线路16.74公里/2条,35KV线路190.34公里/11条,10KV线路1748.92公里/92条(含代管);10KV配电变压器208985KVA/1997台。供电可靠率RS299.97%。

通讯

庐江通讯事业发展日新月异,电信交换设备全部为数字程控交换机,市农话用户总数17万户, 全县231个村和社区全部通电话。电信营业网点,遍布城乡各地业务提供能力不断提高,近年又发展了光纤、ISDN、INTERNET、电路出租、电话卡等新业务。 邮政发展快,服务手段现代化,邮储“绿卡”工程进入了全国绿卡大网。 移动通信基本实现县内无盲区,服务领域为模拟移动通信和GSM“全球通”数字移动,真正做到一机在手,走遍神州。

医疗卫生

庐江县拥有比较健全的医疗、预防、保健、医教和中医服务体系。1998年底,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73个,其中县 直医疗机构7所、中心卫生院8所、乡镇卫生院24所、村卫生所487所。共有病床1713张,卫生技术人员2995人,其中 中级以上职称专业人员335人。全县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56人、病床1.46张,年门诊服务量200万 人次,收治住院病人3万多人次,基本满足不同层次的医疗保健需求。 全县人均期望寿命已达70岁,人群健康指标已达到全省中上等水平。1997年省政府授予“初级卫生保健合格县”称号。


【旅游景点】
汤池温泉

汤池镇(又称东汤池),古称“东坑泉”,汤池镇因温泉而得名。此泉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公元前164年,汉文帝始建庐江国时就曾有“坑泉”分东西之说。宋神宗时,王安石被贬舒州,途径此地,曾入池沐浴,留下千古绝唱:“寒泉时所咏,独此沸如蒸。一气无冬夏,诸阳自发兴,人游不附火,虫出亦疑冰。更忆骊山下,高欠然雪满塍。”清代桐城派散文家戴名世也曾来此濯足并作《温泉记》。
汤池温泉堪称华东一绝。热田面积大,水温高(63℃),水量大(日涌量达4000吨),化学成份稳定,且富含有十多种对人体保健有益的化学元素。境内旅游景点诱人,山青、水秀、湖美、瀑迭、花奇、树珍、石古、崖悬,被安徽省政府批准为“汤池风景名胜区”。60平方公里的风景区内,63峰72景,分布着九寺十三庵。自八十年代起,省、市、县十多家单位纷纷慕泉而来投资开发建立干休所和康复中心等。目前上海、苏州、合肥等地客商拟在汤池投资建设。
汤池,即将成为华东区以温泉为特色,融湖光、山色、翠林及众多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休疗养胜地。

冶父山

距庐江县城东约9公里,峰峦叠翠,庙宇辉煌,古迹遗存,佳传甚多,有"江北小九华"之称。据传春秋时,铸剑之父欧冶子曾在此山铸剑,山上存有铸剑池古迹,因此得名冶父山。诗人赞道:“长剑欲一淬,夜寻冶父山,揽衣望奇气,直在斗牛间。”
冶父山自麓至巅凡五里许,群峰耸拔,盘旋而上,远眺江光,俯视五湖(沙湖、黄陂湖、后湖、白湖、巢湖)林峦崤密,雄俊秀丽,甲江淮间诸山,每当大雨初雾,晴空万里,登上顶峰,上有浮云紫雾,下有群峦叠翠,蔚成“冶父晴岚”,旧为庐江县八景之一。1992年,冶父山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冶父山巅之上,有一座古寺高耸、禅房幽深的建筑群,这就是有名的伏虎寺。相传远古时候,有一个相貌奇丑、双目失明的孩子,被父母遗弃, 巧遇一只老虎路过,衔入洞中奶大,并刨出泉水,治好了孩子的眼睛。孩子长大后当了和尚,老虎和他形影不离。后来到了冶父山,建庙安身,传经修道。此事被唐昭宗皇帝李晔知晓,就敕封他为"孝慈伏虎禅师","伏虎寺"也因此得名。山上山下,也由此衍生了虎刨泉、系虎墩、伏虎禅师塔、报恩寺等多处古迹名胜。
据冶父山志记载,伏虎禅师乃庐江黄屯人,因道行高洁,禅理圆融,声振朝野,唐昭宗闻其名赐号“孝慈伏虎禅师”,敕建无量殿与山顶,建冶父寺于南麓,开毗尼法坛,子第受戒八百余众。到了宋代,宋太祖赐额曰“实际禅师”,山上山下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教群,成为江淮闻名的十方丛林,素有“江北小九华”之称。
1995年冶父山出了一尊肉身和尚,使冶父山再次名声大振。朝山敬仰者络绎不绝,肉身和尚妙山法师真身现已装金供奉,欢迎四海宾朋光临。

皖中奇石艺术馆

创办于1997年6月“迎港归”之际,位列庐城长江东路东侧,毗邻周瑜陵园,与环碧公园遥相互映。
皖中奇石艺术馆三层仿古建筑,内里陈列着上千块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奇石精品,蔚为壮观,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石馆以其藏石数量之巨、品种之全、精品之丰,其中不乏有明清老石,在全国藏石界中位列榜首。石馆以石树、以卵石妆点庭院,在奇石主展厅,几乎每一块奇石精品都配备了底座,大厅内纤尘不染,清新优雅。


【文物古迹】
周瑜墓

位于庐江县城军二东路横街朝墓巷,始建于东汉。
周瑜墓建于东汉建安十五年。墓地约5亩,北域高约8尺,有封无表,平地起坟,以3×6×12小车纹汉代大砖砌成,墓门向东,墓周围绕以石刻栏杆,旁建木质六角“谈笑亭”。历经千年,冢塌亭倒,石栏毁灭无存。明正统七年,提学御史彭勖令知县黄金兰重加修葺,并立“吴名将周公瑾之墓”碑碣。清咸丰年间,墓址又遭破坏。民国31年,国民党桂系驻庐部队一七六师五二六团团长覃振元掘墓,后又重新修建,筑墓成台,改圆形墓为凸型墓,分三层台阶,正方体,圆顶。底台阶边长10米,墓高约5米,墓四角配以4头石狮,墓正面竖立“吴名将周公瑾之墓”石碑,碑面两侧刻有对联。二层台阶竖立国民党驻军团长覃振元、江防司令孙福安、县长谢殿栋3块石刻碑记。墓前两旁竖立一对高大的长方形砖柱,上书对联:“赤壁展鸿图,三十功名公已勋垂宇宙;佳城封 ,两千年后我来树此风声。”建国前柱已遭破坏,“文革”期间,碑碎墓毁,仅留下衰草荒丘。
1987年,周瑜墓被庐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庐江县委、县政府决定,拆迁墓附近26户村民住房;2002年,庐江县文化旅游局对周瑜墓冢进行了重新修复,将墓冢改向朝南。2005年,重点对三国文物陈列馆展示、享堂、碑廊等附属仿古建筑进行投入建设。

小乔墓

位于庐江县城新汽车站东侧。年代:东汉。
小乔为周瑜妻,墓在县城大西门,真武观西百步。公元210年,周瑜病逝,厚葬于庐江东门横街朝墓巷,小乔住守庐江,扶养遗孤。公元223年,小乔病卒,享年四十七岁,葬于县城西郊,旧称乔夫人墓,俗名瑜婆墩,平地起坟,墓有封无表,汉砖结构,墓前有碑,拜台、列台屏石供,墓门向东,明崇祯时毁于兵乱,仅存一座土冢,与城东周瑜墓遥遥相望。
2001年被庐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陶瓷窑

位于城西60里果树河西村。两山之间有一大道,路西山麓有窑门、窑砖,堆积大量各种器形的陶瓷残片,并有窑具。东南虎尾山山坡也有大量陶瓷残片堆积。经鉴定,残片焙烧时温度均在1000度以上,渗水率低,击之有金石声。器形有30多种;釉色有青釉、酱釉、黑釉等。窑具也有多种,如:束腰形、圆角形、钵形和垫饼等。附近群众在耕地翻土时,经常挖出柱子、钵、壶、碗等完整的生活器皿。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捧檄桥

位于庐江县城东门外文昌河,建于明清时代。
旧名“临仙桥”,位于县城东门外,横跨文昌河上。西汉著名文人毛义,孝顺母亲,不贪利禄,为让母亲欢悦,曾过此桥捧回委其安阳县令的檄文。明宣德九年,知县马骥重修时,掘地获得石碑,上书“捧檄桥”三字,因易“临仙桥”为“捧檄桥”。
清光绪三年,吴长庆捐款重修为5孔青石桥。桥身高大雄伟,造型古朴,正桥长46米、宽6.7米,中孔跨度为6.3米,桥面两侧为石雕栏杆。建国前,桥上栏杆大部都断毁,建国初改为砖砌栏杆。此桥是县内仅存的5孔石桥,1987年被庐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慕容城遗址

位于庐江县白湖镇顺港陆岗村,建于商至五代时期。
慕容城遗址位于冶父山东15里顺港陆岗村的丘陵台地上,平坦广阔,南北长400米,东西宽150米,面积60000平方米,高8米,为本省少见的高大台地古文化遗址。
据《五代史》和《宋史•慕容延钊传》所述,五代时周世宗代南唐,尽取淮南郡邑,命将慕容延钊为当淮南节度使,在此构筑城堡以作江防。城有东、北两道城门,墩周围有夯土城墙,西有护城河,东有古河道。墩上有两口水塘,约500平方米,旁有高台。1984年省文物普查发现墩西南大面积火烧土、大量各种纹饰的陶片、鼎足、鬲足、石奔、石镞和石斧。
1987年,慕容城遗址被庐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吴长庆墓

位于南乡泥河沙岗。
吴长庆由朝鲜回国后,不久病逝。清廷诏建专祠,谥武壮;朝鲜在平壤、汉城建祠纪念,并派员助资同清政府在沙湖山建造吴公庄园。

三官殿遗址

三官殿遗址位于县城南25里沙溪乡官山村沙溪河东北岸,由相距很近的4个墩子组成,最大的为3630平方米,最小的为810平方米,总面积7110平方米,高3米。
遗址内涵丰富,文化层明显,3号墩有大量火烧土。1984年全省文物普查和复查中,采集了各种类型石器鼎足,鬲足多件和各种纹饰的陶片。省文物专家根据已采集的陶片分析,初步鉴定为新石器时期遗址。1987年被庐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冷水关

在县城西30里水关乡,两边山岗夹道,地势险要。相传三国时魏在此设关隘。明代设冷水关巡检司,清乾隆年间裁撤。

新四军江北指挥部

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旧址,位于汤池镇南一华里严家松园,西南环山,层峦叠嶂,地势险要,是西进大别山的通道。一九三九年五月,新四军叶挺邓子恢等,相继从皖南来庐江,于江北第四支队驻地严家松园,组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江北指挥部,下辖第四支队、第五支队和江北游击纵队,张云逸任指挥,徐海东、罗炳辉任副指挥,赖传珠任参谋长,邓子恢任政治部主任。于一九四〇年三月撤离。汤池的山山水水无不留下了叶挺将军的战斗足迹,在他的感召下,一大批热血青年跟随叶挺奔赴抗日前线,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此,叶挺写下了著名诗句“云中美人雾里山,立马汤池君试看,千里江淮任驰骋,飞渡大江换人间。”
1994年,汤池镇政府在位于相思村处征地10亩,兴建了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展出150多幅照片,该馆被列为市、县两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庐江县人民政府公布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旧址为“第二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钓鱼台

在县城东南8公里马厂乡,背山临河,有两座石矶,相距约1里,上有很大的人足迹。相传为东汉左慈垂钓处。
左慈,字元放,东汉末方士,庐江(今安徽庐江西南)人。少居天柱山,习炼丹。葛洪《抱朴子·金丹篇》载,是葛玄之师,“葛玄从慈受之”。据传善魔术,尝与曹操宴,操欲得松江鲈鱼,慈以铜盘盛水钓得,操大喜。后在郊宴中他以幻术悉取操从人酒脯以饷客,被操追杀而隐身循形,复见于羊山头隐入羊群,卒不可得。除《后汉书·左慈传》外,东晋干宝《搜神记》亦有记载。《方舆胜览》、《天下名胜志》、《江南通志》、清《庐江县志》均记载庐江有左慈的钓鱼台、左慈井、掷怀桥、升仙桥、白羊岗、羊山头、玉虚观等遗迹,至今部分尚存。



【传说掌故】
审桥

县南乡店桥黄龙村的沈桥,原名“审桥”。据传是一位县官在此审案而得名。从前,有一卖油郎在此被杀。案报官府,县官久侦未破,便布告在此“审桥”。“审桥”日,百姓均以奇而观。桥边桌旁放一木盆,盛半盆水,县官说:“审桥之后要修桥,请百姓每人施舍几个铜板于盆水中,即便审桥。”围观者都解囊献钱,杀人者也将窃来的钱放几个于盆中,立见油花飘浮,县官即刻将此人捉拿,几经审问后,犯人招了供,终破此案。

捉妖

清末白山附近的双山垸子有一庙,香客稀,财源竭,庙主在佛像背面砌一夹壁,有暗道内室,遇香客则由暗道至佛背后,与求佛者说话,香客以为佛灵,广为传播,香客纷至,庙门兴盛。时任县知事杨沛霖料其中有诈,扮测字先生入庙窥察,终于察明原委,遂在夹壁中揪出“妖人”,揭穿真相,众知鬼神不可信。

悬鱼

东汉庐江太守羊续拒不受礼,有下属给他送鱼,羊续再三拒绝不成,便将鱼悬于屋檐,直至晒成臭鱼干,后再无人给他送礼,被传为美谈。

拍笑桥

治南八里有一河,两岸行人常涉水过,附近有一村,经李姓氏为邻,本来关系和睦,一日因盖房事发生纠纷而进城诉讼,行至河旁逢涨水,张涉水,溺,被李救。张、李拍肩相誉,免讼,又和好如初,合资在河上建一石板桥,名“拍笑桥”。

白兔山

境西有座“白兔山”,古时依山一村罗家庄,住约十几户农户,常旱,均贫苦。此庄一罗姓有罗大、罗二两子。一日,罗二在地里锄草,见三粒兔屎,色金黄,好奇,拾回交父。父细辨笑曰:“宝物,金豆。”二日又拾三粒,是夜兄弟潜身窥视至三更,忽见一白光飘近,耳闻悉悉声,见是白兔,遂用布巾将兔蒙住,装入笼喂养,当夜又下三粒金豆,后每日如此,罗家卖金豆买粮施舍村民同度日月,村民齐誉,近有一官司绅探其秘,串通官府抓罗氏获白兔,兔挣扎跑出,越河翻山逃之夭夭,后人称此山为“白兔山”。


【文化遗产】
倒七戏

庐剧(倒七戏)以大别山和淮河沿岸的民间歌舞为基础发展而成的一种地方戏,清道光年间流行于本县。唱腔有“主调”和“花腔”两类。其内容多为爱情故事,在本县曾被旧官府贬为“淫戏”,常遭禁演,演员也受欺凌。
“倒七戏”唱词、道白纯为方言土语,吐字清楚,曲调简单,群众易懂,爱听喜唱。1955年改名为庐剧,内容、形式、唱腔等不断改革,更加丰富多彩。

锣鼓书

又称“门歌”。农历正月(春节),演唱者挑手提小锣,腰悬大鼓,走镇串乡,挨门演唱,俗称“唱春”。唱词有长有短,长篇的大多以历史故事、名人轶事、军旅相争等为内容;短小的则以反映现实生活、见景生情,顺口编词,通俗易懂。但也有硬凑、欠通的缺点。

大鼓书

原名“安徽大鼓”,由于县内方言关系,在说唱中分张门和柴门两派。其表演形式相同,都是演唱者一手敲鼓、一手夹板,配合唱腔、道白,节奏和谐,演唱者唱一段说一段,还伴有动作表情。其内容多取材于民间喜闻乐见的历史演义、武侠、公案之类小说。建国后,旧内容逐渐减少,多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英雄人物等题材的故事、小说所代替。

【名优特产】
小红头

庐江“小红头”是安徽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名点‘原名饽饽,又名油糖烧卖,其外形如盛开的石榴花,因顶端染一点红,故而得名。
相传在清同治年间,清军著名将领吴筱轩,是庐江县沙湖人,奉命出征。随身家乡厨师常为他做此点心,很受吴的赞赏。该厨师回乡后,在庐江城关岗上开设“段万和”饭店,继续做这种点心,深受食者欢迎,遂驰名于世。
“小红头”制作十分考究,选料精细。其特点:油糖滋润,色泽金黄,香甜酥松,细腻无渣,馈赠亲友,携带方便。食用时:蒸、炸、炒均可。清光绪年间曾被列为贡品,奉献宫廷。1979年省小食品展销会上被评为优质产品,1982年北京“方便小食品”会上受到好评。

三河米饺

在安徽合肥与庐江有个交接小镇—三河。这里有一种籼米粉制作的带馅饺子极有名气,人称“三河米饺”。传说与太平天国的青年将领陈玉成有关,流传至今。
陈玉成生于广西藤县,14岁参加洪秀全领导的金田起义。他随太平军长期转战大江南北,屡立战功。清咸丰四年,他率领太平军一举攻克了重镇武昌城,接着随秦日昌大破清提督孔广顺于应山,斩清西安将军扎拉芬于随州。陈玉成的太平军所向披靡,清军闻风丧胆。不久,他被天王洪秀全授于正丞相之职。以后几年中,他四处作战,数次攻破清军主力江北大营,有力地保卫了天京安全,又被天王授于前军统帅之职。
1858年陈玉成率太平军与清军另一主力湘军决战于安徽合肥的三河镇。年轻的主帅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冲入敌阵,全军将士备受鼓舞,无不奋勇杀敌。太平军犹如天降神兵,经数日苦战,全歼湘军李续宾部,彻底扭转了天朝后期军事上不利的形势。天王洪秀全为表彰陈玉成的赫赫战功,加授他“英王”称号。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太平军“三河大捷”。陈玉成的丰功永载史册。
英王陈玉成的军队爱护百姓,所到之处军纪严明,秋毫无犯。三河镇老百姓拥护太平军,在战斗最艰苦的日子里,家家户户给太平军将士送吃送喝。其间,最受太平军战士喜爱的就是“三河米饺”了。以后,陈玉成及太平军的足迹踏遍了江南江北,“三河米饺”的美名也被传扬到各地,至今盛名不减当年。
尤其现在的庐江更在形、色、馅、味上加以改进,已经成为这里早点铺和酒店的一道美味的主食。
“三河米饺”的制作方法如下:
主料和辅料(以30只计算):
籼米粉1500克,猪五花肉200克,豆腐干500克,酱油100克,精盐15克,葱末75克,姜末10克,味精1克,干淀粉75克,熟猪油35克,菜籽油1500克。
制作技艺:
1.将猪肉、豆腐干切成黄豆大的丁。炒锅置旺火上,放入熟油烧热,先将肉丁倒入炒熟,再加入豆腐干丁、葱末、姜末、酱油、精盐5克、味精煸炒,同时将干淀粉加水调稀,缓缓淋入锅内,用锅铲不停的搅动,烧开即成馅心。
2.将锅置中火上,放入米粉和精盐10克拌匀,炒至米粉温度至60℃左右时,加入清水2400克,搅拌均匀,烧熟出锅。将粉团放在案板上稍凉、揉透,做成每个重约65克的面剂。先将案板上抹菜油少许,把面剂揉成圆放在上面,用刀压成直径10厘米、厚1.7毫米的面皮,左手托皮,包上馅心1份,捏成饺子形状,即成生坯。
3.铁锅置旺火上,放入菜籽油,烧至七成热时下入饺子生坯,炸至呈金黄色时,改用中火再炸5分钟左右,出锅即成。

芹芽

是由庐江县白湖镇金坝村农民吴成树利用特殊的土壤气候条件和生态优势,在传统蔬菜水芹的种植过程中改良品种,创新工艺,经多年努力培育而成的特色蔬菜,由于它洁白如玉,鲜嫩清香美味,属无污染、无公害的食品,并具有清热解毒、降压消肿等功效,所以备受消费者青睐。

冻米糖

春节前,农村家家切糖制作冻米糖。传说此俗已流传了近千年,至今仍在延续着。 冻米糖是将上乘糯米蒸熟后放在露天晒、冻,然后下锅炒,使之膨化,再拌和白糖、饴糖做成。然后用刀切出一片片印痕,食用时用手分片即可。制作再讲究些的可加上红、绿米和桂花、芝麻、桔片米等天然香料,做成色、香、味俱全的糕点。

麻酥糖

麻酥糖从南宋流传至今为传统名品。 它是用炒熟的芝麻研粉和糖加料制成,用一张小红纸包成长方形,小红纸上印有店家的招牌,其味香甜、质感松软。麻酥糖中的精品称为“顶市酥”。顶市酥采用脱壳的白芝麻、白糖,配以少量的面粉或米粉,拌以饴糖精制而成。成品白中显黄,抓起成块,提起成带,进嘴甜酥,满口喷香,不粘牙不粘纸,老幼皆宜。 徽州习俗,过年时家家都把小红纸包糖装在果子盒里招待客人,到亲戚家去拜年一定要送上麻酥糖。民谚曰:“拜年不带麻酥糖,请君不要进厅堂”。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